2017年3月18日广东韶关市直机关遴选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更多免费素材,微信:wk01】
笔试内容:为案例分析,重点测试报名人员的政策理论水平、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满分为100分。【更多免费素材,微信:wk01】
第一题: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哪些?解决的对策措施?(30分)【更多免费素材,微信:bbxzwk】
[参考解析]
考察的是广大考生的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答案]
“最后一公里”的表现形式为:一些口号高高喊起,轻轻落下,声音到了,举措没到;一些举措停留在文件,流转于形式,动静到了,行动没到;一些行动尽管开展了,但便民性、操作性较差,意识到了,服务没到,等等。凡此种种,使得政策往往止步于纸上、停留在嘴上、行驶在路上,就是不能落到实处,到不了群众家门口,民怨、民需、民盼,无法得到及时回应。
解决对策:
打通“最后一公里”,必须坚决纠正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真正实现联系号众零距离、服务群众零障碍、干号关系零隔阂。
思想上要打通。打通“最后一公里”,要从心出发。领导干部要减官气、降傲气、除霸气,破除官僚主义的心障,打开为民服务的心窗,解开群众怨怒的心结。
行动上要打通。打通“最后一公里”就必须以狠、准、韧的劲头,聚焦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对“四风”沉疴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对文山会海、迎来送往等问题,敢于破陋习、树新风;对“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衙门习气,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态度,着力扫除。
服务上要打通。坚持把服务作为基层党组织的价值取向和工作重点,充分发挥其服务发展、服务群众、服务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集中大排查、集中大检修,找准基层短板,抓整改、促转化,激活基层党组织的神经末梢。【更多免费素材,微信:bbxzwk】
制度上要打通。打通“最后一公里”,必须从体制机制上着手,将深入基层、走进群众固化为党员干部的常态行为,使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扎根于党员干部心中。
第二题:论述人口因素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30分)【更多免费素材,微信:bbxzw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