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5日河南郑州市直机关遴选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单选和判断(每题0.5分,共10分)
以哲学和经济学题目为主,未考与河南省有关的题目,时政题很少,第一题为“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为7.5%”,客观题难度不大。
二、简答(每题5分,共15分)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是什么?
[参考答案]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公文的特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文是具有法定效用与规范格式的文件材料,是办理公务的重要工具之一。其特点是:①由法定作者制发;②具有法定的现实执行效用;③具有规范的体式;④履行法定的程序;⑤突出政治性;⑥注重保密性。其中,一个“法定效用”,一个“规范格式”是党和国家机关公文的重要标志。
3、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强保证.
同时,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也是推进党的事业和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对于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2012年某天,市机关干部利用周六休息时间上街与群众一同打扫清洁卫生,美化自己的家园。这本是一事值得推崇的事,但也遭到一些民众的非议——作秀。
之前,B市已作出规定,每月第二个星期六为全民“卫生日”,机关干部上街打扫清洁卫生。各单位在主城区都划分有卫生责任区,机关干部每周上街作一次清洁卫生,以此帮助社区进一步搞好城市清洁卫生。与B相似的C市曾经也规定:在一周时间里,该区全体机关干部每天必须抽出一个半小时上街打扫卫生,之后每周进行一次清扫活动。据领导介绍,要求机关干部上街扫马路,意在通过自律,增加此次活动的影响力,从而用实际行动来感化他人,让每个市民都自发地成为一名美化城市的“保洁员”。但是,机关干部上街打扫卫生,不少人会怀疑是不是有些不务正业?
问题:
(1)对公务员上街打扫清洁,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1]
这说明我们的官员干部还没有完全得到群众的认可。
第一,深入群众的频度不够。好事被看成作秀,说明群众对此没有习以为常,就像看到什么新鲜事。其实,作为政府部门,应该将深入群众制度化,定期开展志愿者等活动,不要光说不练。一个好的制度,不是靠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制度挂在墙上、说在嘴里,却没有落到实处,是得不到民心的。
第二,深入群众的力度不够。深入群众,不是说扫扫大街、当志愿者、擦皮鞋就能够充分反映出来的,而且说实话,当志愿者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但是丑化、功利化志愿服务,却失去了深入群众的初衷。比如说,擦皮鞋,别说作为领导干部,就是一般人都不会这么做。有多少人是天天穿着皮鞋的?不多吧。故意为了制造典范,只能让人民群众反感,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被看成“作秀”了。
第三,深入群众的效果不够。深入群众,就是要想群众之所想、做群众之所做,真正解决群众的燃眉之急。比如说,哪里的路灯坏了,现场调研解决方案,推动项目落实。只有把群众心里所想付诸实践,才能真正得到百姓的认可。
[参考答案2]
公务员做好事,之所以会引发质疑,被说成是“作秀”,主要原因在于长期以来在一些公务员身上积攒的作风之弊难以让人们通过公务员做的几件好事就有所改变。
一是宗旨意识淡化,在感情上远离群众,让群众感到“可望不可即”;
二是服务意识不强,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让群众感到“望而生畏”;
三是工作作风漂浮,远离社会百姓,高高在上,官僚主义严重,不善于主动走出机关,了解民情、倾听民声、体察民意。
(2)你认为作为公务员怎样更好的为群众服务?(10分)
[参考答案1]
第一,要有服务群众的观念意识。意识是行动的指挥官,只有加强群众意识、服务意识,才能真正把群众装在心里。言行不一,讲一套、做一套是难以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
第二,要形成有效的奖惩机制。身为政府工作人员,绝对不能不为人民服务的,要树立好的榜样和典型,以先进带后退,这就需要一个良好的奖惩机制。将为民服务当做日常考核和晋升的重要参考,多选为民服务之官,才能在社会中形成政府良好的形象,提升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基础。
第三,要有人才培养机制。群众是最好的老师,作为官员来说,执政能力强不强,能否经得起考验,很大一部分需要有基层的历练。要进一步提升中高级领导基层经历比例,优化人才结构。同时,做好年轻干部的党性锻炼和教育教育,促进其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