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县域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大力扶持成立融资担保机构。当前,融资担保机构的业务发展状况如何,是否对中小企业提供了积极有效的担保支持,通过对ⅩⅩ市融资担保机构的调查,我们发现当前的融资担保机构存在着开办起步较晚、业务开展缓慢、合作伙伴受阻、操作流程不规范、缺乏有效监管等情况。
一、ⅩⅩ市融资担保机构的基本情况
目前,在工商局或民政局注册的ⅩⅩ市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共有20家,其中事业法人单位11家,企业法人单位9家,注册资本共万元,从业人员168人,以政府部门投资为主,财政注资占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全部实收资本的70.31%,企业投资和个人投资占29.69%。
大部分担保机构是最近几年成立的,业务开展缓慢。受国家政策推动的原因,大部分担保机构是在2005年以后成立的,其中2008年以后成立的就占9家。但目前开展业务的较少,仅有6家开展担保业务,累计担保167笔,累计担保金额34716万元,担保贷款余额万元。没有开展业务的主要原因:一是成立较晚,没来得及开展业务;二是缺少业务人员,惧怕业务风险,不敢开办担保业务;三是没有找到合作银行。
担保费用标准确定缺乏科学依据和经验数据,担保费率偏高。担保公司按担保贷款金额向担保企业收取担保费,费用标准为每半年收取担保额度的千分之五,不足半年的按半年期算,被担保企业普遍反映担保费率偏高。由于时间短,无法测算担保费用收入情况。
缺乏与担保机构合作的银行金融机构。ⅩⅩ市只有6家担保机构与农村信用社达成了担保合作协议。其他商业银行由于授权限制又难以与担保公司合作,由于银保合作不畅,影响了担保业务的发展。
二、融资担保机构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银保合作不畅,限制了融资担保机构的发展。大部分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由于上级行的授信限制,从而缺乏与本地担保机构合作的决策权,导致融资担保机构缺少与之合作的伙伴和平台。目前,仅有农村信用社一家金融机构与担保公司签订了风险分担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