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用典】私行胜则少公功

2023-05-14 07:03:52 659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写材料用典】私行胜则少公功[更*多实用素材%,请关注公众号:【君】,微信:@【微信:bbxzwk】,请认^准~更多素材]

【例文】立物易,立心难。把习惯按法规办事看作大本事,关键要把法规在心里立起来。现实中,那些把法规当作可长可短橡皮筋、可软可硬橡皮泥的领导,那些觉得照着法规办显示不出自己水平的领导,之所以鲜有建树、丢了威信,甚至落马,根源就在于汲汲于虚名和私利。正如古人所说,私行胜则少公功(解放军报《习惯按法规办事也是大本事》)

【典故】出自战国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公室卑则忌直言,私行胜则少公功。说在文子之直言,武子之用杖;子产忠谏,子国谯怒;梁车用法而成侯收玺;管仲以公而国人谤怨。

【释义】意思是,以权谋私的行为盛行,就很少有人为国立功。

【赏析】古人云:居官守职以公正为先,公则不为私所惑,正则不为邪所媚。宋代《竹坡诗话》记载:李氏家族有一人为官廉洁,公私分明。一天,他正在烛光下办理公务,有人送来一封家书,他点燃自家的蜡烛、灭掉公家的蜡烛后,才拆开家书来看。因为在他看来,公与私之间不能越雷池半步。公私分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明主之道,必明于公私之分,明法制,去私恩,类似思想俯拾皆是。历史事实也证明,保持大明无偏照、至公无私亲的公允,追求治官事则不营私家、在公家则不言货利的清明,才能过好公私关,做到公私分明。在中国共产党人的词典里,公与私的界线尤为清晰。翻开《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第一条便是坚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克己奉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也是党员、干部必须坚守的党性原则。周恩来同志一生心底无私、天下为公的高尚人格,就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中国共产党人优秀品德的集中体现。优秀县委书记谷文昌从严要求亲属,反复叮嘱不许沾公家的一点油。当他发现食堂炊事员给自己的小儿子多打了点菜时,便不让孩子再去食堂买饭。经验与教训反复证明,权力是把双刃剑,秉公用权为百姓利益尽力,就会造福一方;以权谋私为个人利益打算,就会为害一片。对领导干部来说,用权不谋一己之私,是为政用权的基本准绳。只有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才能用好手中的权力为事业谋发展、为人民谋福祉。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写材料用典】私行胜则少公功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246382.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