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克服重“调”轻“研”?

2023-04-17 07:03:52 785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如何克服重“调”轻“研”?

,指仅罗列情况、现象,而没有进行分析提炼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办法来解决问题。比如,有篇探讨青少年犯罪问题的调研报告,通篇谈的是面上情况——发案率、不同年龄段所占比例、有关案例和作案特点等。本来也不错,但接下去,只是呼吁社会给予关注,而没有分析原因,没有提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这便是典型的重,这样的调研报告显然不合格。

不过,出现这种现象应属少数,因为稍有写作常识的人都知道,有必应有,怕的是虽然有得不准、不深、不透,等于无。比如,轻描淡写,泛泛而谈;空发议论,不切实际;人云亦云,缺乏新意等。这些都是轻的表现。那么,如何克服重

方法一:

刨根究底,把内核找出来

所谓本质,即事物本来的品质和特性,通常被事物的表象所掩盖,但又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在对调查材料进行分析时,眼光不应局限于观察表象、停留于对表面现象的罗列,而要刨根究底,把表象包含着的内核找出来。比如,某县有关部门针对企业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的三乱行为屡禁不止现象,群众反映强烈,领导派你去搞个调查。

调查中你发现:三乱现象的确严重,表现五花八门,但在形成调研材料时,是只把这些现象及带来的后果罗列一下吗?当然不是。你还得分析探讨一下: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是什么,究竟是什么在其中作怪。

这时你可能会发现:原来是部门利益驱动作怪。为了部门利益而不顾大局利益、不顾企业死活,是这一现象的本质。

这里所指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不能被表象所迷惑;还有一层意思是,不能被假象所迷惑。假象是对事物本质的歪曲和颠倒,比表象更带有欺骗性。制造假象,目的就在于掩盖事物的本质,转移别人的注意力,从而更顺当、更堂而皇之地达到自己的目的。比如,你在查究三乱根源时,有些部门可能压根儿不承认这是三乱,而是正常的行政执法,是出于加强管理、提供有偿服务,绝不是有意加重企业负担。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如何克服重“调”轻“研”?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236763.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