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工作需要的几种能力

2023-04-17 07:03:52 787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体制内工作需要的几种能力

一、沟通协调能力

为什么把这个放在第一位,因为体制内工作,需要部门相互配合完成的工作太多了,沟通协调能力就是这其中的关键。上案例:

A部门上报了一篇汇报《关于2023年全区**指标分析》,县长给了批示:将县域内28家重点工业**指标形成表格报我。A部门收到督查室转去的办理通知单,直接懵了:哪28家?指啥?于是找当初呈报稿件的科室询问。工作人员也很懵,但答应帮忙找。

后来终于了解到28家指什么,让A部门去找B部门,但B部门表示:需要A部门发公务函。A部门又发愁了,表示发函太麻烦,请求帮忙协调。B部门要求A部门发函完全正确,因为28家重点工业名单原则上是不对外公开的,如果传出去一旦出了问题,就得追责。不得不说,科室长反应速度非常快,接电话的功夫就想明白怎么回事了。解决方案:找到督查室说明情况,重新发给AB两部门办理通知单,明确要求B协助A完成分析。此事圆满解决。

很多时候,领导批示事项下来,并非写得非常明白,但是工作必须得做。如何做?怎么做?怎么有效有质地做?真就考验沟通协调能力了。【更多免费素材,公众号:公文】

政府相关工作部门少则10几个,多则20几个,各自业务范围相互之间并不见得十分了解。甚至有些人到退休都不知道自己单位以外的部门业务范围是什么。遇到不懂的问题,怎么办?求助啊,沟通协调,让人家愿意帮你啊。

为什么需要沟通协调?现在政府工作都讲究按章按规办事,遇到共同合作问题,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这合不合规,我做了对我有什么影响,该怎么做才能有效避免追责?

所以很多时候部门之间相互配合,就有人吐槽:推诿扯皮,不配合工作”“怕出力,都想着让对方干”“不想参与还想分功等等。其实,症结就在于没找准致病源,规避责任才是很多单位最看重的。因此,在协调工作过程中,如何让合作单位有法有规可依干活,才是沟通的重点。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体制内工作需要的几种能力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236705.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