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领导的话不必全当真

2023-04-04 07:03:52 853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对领导的话不必全当真

对领导说的每一句话都很当真,看似尊重领导,实际上是一种肤浅、盲目与天真,不仅对自己不利,领导也不一定很满意。

让我们讲一段历史事实,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明朝初期有个大才子叫解缙(读音xiejin)生于明太祖洪武2年(公元1369年),曾经担任过内阁首辅、大学士,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

解缙自幼颖悟过人,他的文章雅劲奇古,诗豪情奔放,书法精绝,被称为明朝三大才子之一。他曾主持编撰《永乐大典》,带领3000余人,历时六年,辑录了七千多种自先秦至明初的古籍,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集大成。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曾引用的一句话: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就是解缙写的。

朱元璋洪武二十一年,十九岁的解缙考中进士,授庶吉士(皇帝身边负责起草文件诏书的官员),同年官至翰林学士。

明太祖朱元璋很器重他,让他常在身边以被咨询。一天,朱元璋对解缙说:"我和你名为君臣,情同父子,你应当对朕知无不言。"

解缙感恩皇上信任,非常认真,连夜写了一篇《万言书》呈报朱元璋。在这篇奏章中,他忠心耿耿,知无不言。他说皇上令数改则民疑,刑太繁则民玩,意指朱元璋政令变动太快,刑罚太繁太重;说陛下震怒,剪根除蔓”“天下皆谓陛下任喜怒为生杀,意指朱元璋杀罚太重,株连过多;说皇上:进人不择贤否,授职不量轻重,意指朱元璋用人不分贤能与否。

这些谏言确实切中时弊,不仅满朝文武没人敢讲,就连皇太子朱标讲到时朱元璋也大动肝火。朱元璋读后,心中很不高兴,但因为是自己让他知无不言的,也不好说什么,只是说了句爱卿有才【更多免费素材,公众号:公文】

解缙以为真的得到皇上称赞,受到了鼓励,于是再次写了一篇《太平十策》,直言不讳,提出了一些与朱元璋现行政策相反的建议。

朱元璋看后实在忍受不了,就把解缙的父亲召进京城,对他说:"大器晚成,让你儿子回家吧,加以修炼,十年以后再来,受到重用也不算晚。"实际上是罢了他的官,他只好跟着父亲回到了江西吉水老家。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对领导的话不必全当真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230437.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