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干部身处执政一线,是党情国情民情的“亲历者”,既能贴近群众,在基层获取“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一线信息,也能提升自己的群众工作本领。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基层干部出现了“失语症”,存在不会说、不敢说、不能说的困境。蝉若没有经历数载蛰伏,便不会有一鸣惊人的吟唱。广大基层干部当用心体悟“蝉”意,积蓄能量,迎难而上,坚守初心,居高声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接续奋斗,勇往直前。
一、如蝉蛰伏数载“砺得梅花香”,入乡随俗会说“百姓话”。蝉在经历数载蛰伏,自强不息、永不言弃,终有夏日悦耳的“交响乐”。基层干部的工作环境相对较差,甚至十分艰苦,但也是与群众靠得最近、落实政策最深的。基层干部要认清和摆正自身,要有矢志不渝的追求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入乡随俗,主动学习“百姓话”,“百姓话”一是要会说方言、能说土话、会拉家常,跳出身份“边缘化”的窠臼,脚沾泥土、心怀真诚、多一点“烟火气”,黏合干群情感;二是要讲老百姓能理解的话,有些基层干部“书生气”较重,满嘴专业术语,看起来似乎“理论功底深厚”,实则群众无法入耳。基层干部应该要学会把政策往通俗了说、往简洁了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自觉发挥“连天线、接地气”作用,多讲百姓最喜欢的朴实无华的语言,使各项惠民政策通过“千条线”下面的这“一根针”,深植大地、开花结果。
二、如蝉居高声远“非是藉秋风”,将心比心敢说“真心话”。历经蜕变羽化后的蝉居高声远,蝉鸣清华隽朗,不必借助秋风之力也能让清脆响亮的鸣声在炎炎夏日回荡。当前,中国正处于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国内外发展环境日趋复杂,前进道路上的挑战更加突出,而有些党员干部却得了“失语症”,不敢表达真实想法,关键时刻不能挺身而出。“躬身入局、挺膺负责”。基层干部需得放下架子、耐住性子、沉下身子,扎根基层,深入群众,多从群众角度考虑,将心比心,真正体会群众的苦处和难处,群众才能对我们说掏心窝子的话。聚焦防贫预警监测、基层党建、抗旱保水、乡村振兴等关键点,多接一接“烫手山芋”,在纷繁复杂的各项挑战中练就“百毒不侵”“刀枪不入”之身,不做“软壳虫”,不说空话,套话、漂亮话,关键时刻敢于为人民群众发声,有问题讲问题,有意见要发表,有点子要分享,在能担当、善作为中打造争先创优的工作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