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文章的“四山”论

2022-12-31 09:03:52 579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说说文章的“四山”论

新华社时任总编辑何平老师在一次谈及文章写作时,曾用“四山”论来定义文章:要“开门见山、文似看山、稳如泰山、一览众山” 

这“四山”论,道出了好文章的真谛,值得很好探究一番。 

一、开门见山 

这是讲文章的开头写法,即要开门见山。 

文章的开头千姿百态,不拘一格。但好的开头都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开门见山。行文一开始就亮出观点,摆出论题,让人一看就知道你要讲什么问题。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一文的开头,开宗明义地写出了所论的问题。观点鲜明,简洁明快。 

在开头问题上,常见的毛病有两个:一是铺垫过多,写了好多文字还未进入主题;二是吞吞吐吐,不明快,想说还不痛快地说。以上两个毛病,使文章“败在开头”。即使文中有精彩段落,也会使人与文章失之交臂。 

当然,开门见山也不能开得太近,像“大馒头堵嘴”一样,让人受不了。要善于以简洁的文字写开头,三言两语就切入主题,使读者一目了然。 

二、文似看山

“文似看山”这4个字后面还有3个字,即“不喜平”。 

“文似看山不喜平”这诗句出自清代袁枚《随园诗话》:文似看山不喜平,画如交友须求淡。意思是说写文章好比观赏山峰那样,喜欢奇势迭出,最忌平坦;画画就像交朋友一样,须得淡雅朴素。 

“文似看山不喜平”,是文章写作的一个高要求,真正做好不容易。不过,以下两个常见的手法可供大家参考。 

1、文有波澜。写文章不能平铺直叙,甲乙丙丁、一二三四,一大段文字一个问号都没有,让人看得昏昏欲睡。 

在论述中最好有一点波澜为好。比如讲了正面讲反面,说了这一面再说那一面,同时还可论及相关的方面等。人民日报一位资深评论员曾戏言:这是“巧理话头”,把话头岔开又回来。这样的写法使人看着有“节梗感”,还易于把所论问题分析透彻。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说说文章的“四山”论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204587.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