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反映民生热点汇编28篇3万字

2022-09-03 14:32:04 130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1基层反映吃播乱象丛生亟需重视

2基层反映百万从业人员安全大培训线上学习平台存三方面问题...

3基层反映传统宣传效果甚微需关注

4基层反映春节留甬过年人数激增或存三大隐患

5基层反映当前农户秋收秋种问题亟待关注

6基层反映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过程中存在三方面问题亟待解决

7基层反映公租房审核三问题亟待解决

8基层反映价格临时补贴面临两大难题

9基层反映居家养老服务突出问题亟待关注

10基层反映跨省异地就医存难题亟待关注

11基层反映垃圾分类可回收物积分系统未整合问题有待解决

12基层反映老年代步车安全隐患较大应予关注_巴中市恩阳区人...

13基层反映离婚新政后离婚难引发社会焦虑需关注

14基层反映粮食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发展面临三难

15基层反映慢性病患者远程就医需求上升亟待加快互联网医保结...

16基层反映四方面原因造成医药机构医保违规行为屡禁不止

17基层反映未成年人夏天溺水伤亡事件频发亟需引起重视

18基层反映我国部分群众不愿接种新冠疫苗的现象亟需关注

19基层反映乡村旅游发展缺乏特色亟需关注

20基层反映乡贤回归工作亟需关注

21基层反映小区乱停车需关注

22基层反映医保电子凭证应用中存在三点问题亟待关注

23基层反映医保定点医疗机构挂牌乱像亟需规范

24基层反映浙江政务服务网行政权力办件信息系统存在两方面...

25基层反映正确引导老年人适应大数据时代亟需重视

26基层反映优化营商环境需要解决工作落实协调不够的问题

27临淄区人民政府征集调查基层反映应届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

28永嘉:基层反映美容整形业美丽陷阱野蛮生长缺乏监管亟...

基层反映吃播乱象丛生亟需重视

近年来,伴随着直播兴起,吃播开始走红,并迅速成为一种网红新形式。所谓吃播,就是在镜头前分享美味,提高流量,吸引商家合作,将吃饭变成一种职业。但是,当前的吃播行业大多以吃多、吃怪来博取关注,进而导致传播不良价值观,亟需重视。

一是颠覆健康饮食理念。许多主播会打着一些夸张且令人难以置信的标题,比如12分钟吃20碗面、半小时吃100斤龙虾等等,食量在吃播中是吸睛的一部分,直播平台中不少吃播主播的名字前面都加有大胃王。纤细身材和巨大食量的反差给主播们吸引流量,但并非每一位主播都有惊人的胃容量,靠大量进食博眼球,无异于是丧命式吃播,无形之中用亲身实践伤害了自己的身体,也向网络社群传递了过度饮食的不良示范。

二是违背厉行节俭传统。大部分主播做不到有如此大的食量,就利用催吐、将视频速度调快等手段,制造吃多假象,走上了一条靠装吃真吐的出道路,却违背了中国人民长期以来形成勤劳节俭的优良传统。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显示,全球每年约有13亿吨粮食被损耗和浪费,而世界76.33亿人口中至少还有8.2亿人口面临着饥饿,相当于每9个人中就有1人挨饿。由此,所谓的大胃王吃播秀,导致了严峻的浪费现象,还透露着畸形的饮食文化。近期,央视也两次点名吃播

三是背离吃播初衷。吃播本意上是为了分享美食,传递快乐,同时收获粉丝和打赏,但在行业发展过程中,吃播初心产生了异变。主播们开始直播各种稀奇古怪的吃法,或吃各种奇怪的东西,如吃多肉植物、毛毛虫、蟋蟀等等。暂且不说这些东西对身体健康存在危害,还与看吃播的初衷相悖离了。看吃播的观众有部分患有厌食症,他们希望通过看别人津津有味的吃饭增长自己的食欲,或者也有些观众是纯属为了打发空闲时间。这种稀奇的做法带来了关注量也让其他主播为了利益跟风模仿,致使吃播行业在我国逐渐走向变异边缘。

对此建议:一是严厉整治不良吃播。对于此类行为,政府部门强化监管,加强立法,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这类赤裸裸的餐饮浪费行为回光返照。二是推动平台自主变革。鼓励平台主动采取措施,限制不当的吃播,并对不良主播进行限流。三是强化厉行节俭宣传力度。利用网媒,加强勤俭节约正面宣传,也提高浪费粮食资源的反面教育案例曝光,以保证珍惜粮食”“合理饮食等优秀传统深入人心。

基层反映百万从业人员安全大培训线上学习平台存三方面问题...

自今年我省部署开展百万从业人员安全大培训工作以来,基层县(区)、镇(街道)应急管理部门严格按照上级部署,积极动员辖区内企业从业人员参加百万从业人员安全大培训线上学习,但学习过程中发现该平台存在三方面问题,亟需解决完善。

一是人脸识别难且频繁。登录该学习平台时,需进行人脸识别,且每看一个学习视频就需要重新刷脸一次,刷脸太频繁,但系统的人脸识别灵敏度不高,需要反复低头、抬头刷脸好几次才成功。浙江东菱阀门科技有限公司员工反映该平台人脸识别不灵活,经常识别不了,有时要扫脸十几次才能通过,每学习一个视频还要重新扫脸,实在令人反感。

二是系统稳定性差。该平台自上线以来,一直存在系统卡顿、难登陆、已学课时无故被清零等问题。如温州新欣拉链有限公司反映平台系统卡顿严重,员工经常登陆不了,白天学习视频经常无法正常播放;温州集嘉法兰有限公司有员工在学到12课时后无故被系统清零,需要从头开始学习;温州市名匠家具有限公司部分学员已报名却只能试看3分钟,严重影响网络学习效果,增加企业从业人员学习负担。

三是平台维护滞后。基层一直通过微信群向上级反映但大部分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线上学习成了困扰企业一线员工的烦心事、揪心事。为此建议:上级相关部门尽快优化、调试该学习平台,着力解决平台中出现的系统稳定性差、人脸识别难等系列问题,完善并加强后台维护,及时回应基层关切。

基层反映传统宣传效果甚微需关注

当前,乡镇宣传多以入户发放宣传资料、张贴广告板、拉横幅等传统方式开展。此类宣传方式虽然达到了宣传铺天盖地的目标,但并未让宣传内容深入民心,存在问题需关注。

一是性价比低,存在铺张浪费嫌疑。为达到宣传铺天盖地的目标,无论是部门,还是乡镇,大多选择发放宣传资料、张贴海报等方式,砸下重金,但效果却不佳。以宣传单为例,宣传单基本字多且小,而村里多为老人且文化水平不高,发放到他们手中的宣传单,大多以进入烧火灶、垃圾堆为结尾,由此可见,宣传效果甚微。

二是演变成牛皮癣宣传,影响村容村貌。据反映,村宣传栏已贴满各类工作宣传资料并不美观。近期,全市推行八个一有礼指数,其中一条为打造一座没有牛皮癣的城市,而我们一边在铲除,却又一边在制造。宣传资料除了会贴在宣传栏,还会贴在街头巷尾,时间一长,无人问津,材料老化、破损,又将成为令人烦恼的垃圾,影响村容村貌。

三是形式化宣传,存在厌烦情绪。周二下村日常被戏谑为周二宣传资料张贴日,经常出现同一时期多头工作需要宣传的情况,宣传资料纷至沓来。镇干部带着一沓资料下村,镇、村干部带着一沓资料入户,形式化拍照留念,上传工作群,打卡完成。如此,宣传效果如水投石。

对此建议:一是宣传方式多元化。并不是否定宣传单等传统方法,更需要善用大屏幕、乡村广播等非传统方式,提高接收兴趣,如疫情期间,方言广播深入人心。二是有序安排宣传栏。科学划分宣传栏,定期更新,定期清除过期信息。

基层反映春节留甬过年人数激增或存三大隐患

今年我市大力提倡留甬过年,预计外省职工中春节留甬人数将达116.3万人以上,较2020年同期增长84.9%;加之本地人外出大幅缩减。基层反映,春节期间在甬过年人数激增,三大隐患凸显:

一是群租房屋消防风险增大。群租房由于居住人数多、居住环境差,管理形同虚设,存在大量违章用火、用电、用气等现象,伴随着巨大的消防安全隐患,一旦出现火灾,后果不堪设想。今年以来气候干燥,春节期间留甬人员扎堆过年、燃放烟花等概率大增,极易引发火灾。2021年以来,江北区共发生火灾4起,其中群租房火灾1起,直接财产损失达3.75万元。

二是文旅设施使用风险增大。春节期间,各地均为留甬人员提供留甬礼包,提供旅游券、消费券、电影票等春节福利;各大旅游景区、商业综合体、文化娱乐场所等到访人数会大幅提升,文娱相关设备设施使用率增加,相关事故风险或有所上升。如2020年9月,一名13岁男孩在宁波海港城商业广场玩蹦床时发生意外,膝盖摔破、肌肉外翻。

三是违规生产安全风险增大。节日前后,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率始终居高不下,春节期间员工既不能返回老家,也不能放松游玩,或不能完全静下心来工作,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几率随之增加。如2020年1月25日26日(系春节期间),宁波科宁达日丰磁材有限公司先后发生重大窒息事故,造成3人死亡。主要原因是溶解炉氩气手动阀门未关闭,导致氩气泄漏进入溶解炉地坑并大量集聚,值班人员未进行检查便进入地坑导致窒息死亡。

对此建议:一是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各类媒体向民众宣传春节期间常见安全隐患,旅游景区、文娱场所及时向游客提示排查出的各类安全隐患,引导留甬人员远离危险、安全过年。二是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各监督执法部门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和频次,及时发现消除各类安全隐患。三是加大服务指导力度。将各部门值班电话进行汇总并对外公布,真正做到24小时贴心服务、温暖护航,让留甬人员问路有门、投石有处。

基层反映当前农户秋收秋种问题亟待关注

近年来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而农业生产成本却不断提高,再加上极端天气频繁出现,以及今年疫情影响,总体来说对农业生产较为不利,导致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

一是农田水利工程维修进度滞后。今年7月分别遭受了大暴雨侵袭,我县地势较低的农田基本受淹,以球川镇为例,两次暴雨导致农田受淹达6000余亩,绝收面积达500余亩,据不完全统计,共有60余处灌溉渠道总共6900余米损毁,这些渠道大多年久失修,完全经不起大暴雨的考验,严重影响种粮农户的灌溉工作。

二是粮食收购价格较低。2020年,针对种粮大户的早稻补贴面积为200元/亩,早稻收购价为1.24元/斤(另加0.3元补贴)。以平均亩产500公斤计算,种粮大户每亩早稻可获1440元,除去每亩1300元的成本,农户纯收益却只有440元/亩,万一碰上病虫害及洪涝灾害,农户的收益又将大幅度降低。

三是劳动力持续缺乏。由于城镇化的加快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从事农业生产多为中老年。以球川镇为例,全镇40余户种粮大户平均年龄为52岁,其中60岁以上11个,目前只有2户种粮大户的子女为父亲提供帮助,老龄化明显。

对此建议:一是启动秋收秋种专属气象服务。9月中旬至10月中旬,是秋收秋种的主要时段,在该时段内,可利用智能网格天气预报产品,对农产品提供专属预警服务。二是定期完善农田水利建设。加大对农田水利设施的投入,对年久失修的水利工程要进行及时加固,保证在粮食种植期间能提供供水和排水。三是提高科学种田水平。扩大农业教育,加强农民实用技术的培训,培养更多青壮年成为农业科技带头人,提高农民的种田水平。

基层反映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过程中存在三方面问题亟待解决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其目的是查清自2010年以来我国人口在数量、结构、分布和居住环境等方面的变化情况。开展全国人口普查是我国和平时期最大的社会动员,是一项十分庞大而又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在新形势下高质量完成人口普查任务十分艰巨。我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正在全面推进中,由于我县外来务工人口数量较大、居住地分散、工作转换频率高等客观因素影响,基层工作人员人口普查工作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基层调查员反映目前存在着三个方面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一是人户分离造成锁定普查对象困难。人口普查采用现住地登记原则,每个人都必须在现住地登记。我县各企业职工中存在着大量外来务工人员,数量大、居住地分散、工作转换频率高、部分企业人口普查工作配合度低。而很多城区居民,因为生活水平高,喜欢投资房地产,很多人同时拥有多户住房,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不一致,造成了人户分离情况。在农村,婚嫁人走不迁户口,居住地与户籍所在地分离现象也较为普遍。人户分离现象十分突出,使人口普查员锁定普查对象难度增加,也非常容易造成人口普查的遗漏和重复。

二是绘图要求精密,大量建筑物增加工作量。以开发区企业为例,人口普查员在实地调查工作中经常不清楚哪些厂房归哪些企业所有,这一现象在小微企业混租某一企业厂房时特别明显。另外有些企业有在建还未完全建成的建筑,有些企业早已名存实亡不住人,还有企业是否有门牌号码这些都需要一一确认并如实记录。实际操作存在诸多困难,普查员工作量倍增。

三是与画村工作人员配合,进度难保一致。因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工作繁重,人口普查员总工作量大、精力有限,经常画村的工作人员已经画好图填好信息,但是人口普查员还没有调查好,做好信息完善。进度难以保持一致,将直接导致不能全部自动编号,耽误一起上报审核,影响下一步标普查小区的速度。

对此基层建议:一是加强组织力量,实行部门联动。通政府统一指挥、协调运作,公安部门提供户籍人口资料,财政落实经费保障,各部门积极配合,广泛动员群众参与。二是做好普查员选调和培训。挑选有较强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的基层参与普查工作,增加诸如互动交流、试题测试、现场演示等实践培训。三是做好普查摸底工作。对人户分离情况多收集各类资料予以相互佐证,在现场摸排时做好各种登记。

基层反映公租房审核三问题亟待解决

发布日期:2020-09-1009:11信息来源:市住建局

近年来,我省公租房审核通过网上联审和大数据共享等方式,大幅缩短审批时间,有效提升群众获得感。但实际操作中,由于基层部门数据机制不健全,导致前期审核和后期管理存在一定问题:一是数据推送分析智能化不够。目前很多部门都建立了信息系统,为公租房审核提供数据支持,但部门间数据互动、推送不够及时,智能化数据分析不够。如起诉离婚判决信息无法实现向民政部门自动推送,影响系统对公租房人口的判定。二是数据查询灵活度不够。对于部分国家秘密或个人隐私的数据,如申请对象的收入和财产问题,银行规定必须由本人凭身份证出具流水,审核人员无权查询,导致民政部门收入认定仍停留在纸质审核阶段。三是跨区域数据融通不够。当前公租房审核系统中,部分部门数据仅能查询到申请人在江山市范围的财产情况,无法获取全省、全衢州市数据,导致部分申请人钻政策空子。近年来江山市通过审计部门全省大数据比对,查处45宗公租房在保家庭在杭州、衢州等地市存在个人或家庭成员名下有房产、车辆或工商登记等情况。

为此建议:一是加快数据云平台建设,强化各部门信息融通及时性,运用云平台的分析处理功能实现公租房审核的智能化。二是创新数据审核方式,对部分涉秘涉隐私的信息通过数据掌握部门反馈是否符合”“符合怎样标准的方式实现数据审核。三是积极推动信息数据全省联网,保障数据准确性和动态更新频率。(住建局董于豪毛斌斌)

基层反映价格临时补贴面临两大难题

价格临时补贴是对针对困难群众的一种有效救助手段,以常山县为例,2020年共计为1.09万名困难群众发放价格临时补贴1160.8万元,有效保障了困难群众在疫情期间生活不受影响。但工作中发现,两个方面问题影响物价补贴发放成效。一是发放时间有所滞后。根据浙发改价格〔2020〕31号文件规定,各地收到指数报告后,达到价格补贴机制启动条件的,确保于每月月底前将上个月的补贴发放到位。但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程序较为复杂,往往难以及时到位。以常山县为例,目前价格临时补贴发放步骤为:县发改局收到省发改局下发的生活价格补贴标准文件后,分别发给县民政局、社保局、退役军人事务局等相关单位,再由这些单位分别向县财政局提出发放补贴请款申请,待财政局审批通过后向各自管理的困难群众发放补贴。该程序需经过县发改局、各业务单位、财政局等职能部门审批,审批流程就耗时较长,导致延迟发放现象。特别是业务单位银行发放数据录入财政一卡通系统、修改差错账号,以及资金请款拨付等都需要一定时间,按文件规定的时间节点落实往往比较紧张。二是发放对象有所模糊。目前价格临时补贴发放过程中时间上难以同步,导致应享对象不够精确。常山县民政局社会救助科负责人张徐琴表示,原享受物价补贴对象退出或死亡,原退出低保(低边)的人员是否发放,尚未统一,希望能明确。

对此,基层建议:一是优化审批流程。本着提高发放效率的原则,建议由各业务单位提前将名单共享给发改局,县发给局一收到启动文件,由发改局统一及时发放生活价格补贴后,报财政局请款审核,减少中间环节。二是明确享受对象。将退出或死亡的原享受物价补贴对象一并纳入,确保各类对象应享尽享。

基层反映居家养老服务突出问题亟待关注

随着老年人口的逐渐攀升,以家庭为主的传统养老模式已无法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社区居家养老正成为我国城市养老模式的最佳选择。近年来,柯城区以民生实事项目为切入点,狠抓体系建设、资金投入和服务提升,初步构建起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全区养老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但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内容、队伍、场地等方面还存在一系列问题亟待关注。

一是缺乏服务的广泛性。目前照料中心开展服务主要由社区工作人员兼职担任,服务大多限于场地环境和秩序维护,且照料中心基本没有配备专职的服务人员和护理人员,人员短缺、业务水平不高和服务内容单一等因素导致了社区照料中心难以有效的开展服务。例如府山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当前开展的服务主要以配送餐、老年活动室为主,居家上门等服务形式尚未得到深入开展。

二是缺乏服务的专业性。由于为老年人服务工作的特殊性,聘用培育专业服务人员、服务团队存在困难。例如衢化街道养老服务中心,有文化的高素质护理人员、从业人员因工资待遇水平、工作前景、社会氛围等因素宁愿到民营医院、卫生院就职,而不愿意加入到养老护理团队中。实际从事的人员普遍整体文化素质水平偏低,接受的专业技能训练有限。加上人员流动较为频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老人及家属对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认同感和接受度。同时开展的养老服务主要集中在陪聊、换洗、送餐等非专业性内容,指导用药、帮忙老人翻身等专业性较强的服务尚未落地落实。

三是缺乏独立的场地。根据实地调研和座谈情况来看,全区45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中,部分乡镇、街道缺乏独立的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建设场地,仅有以衢化街道望江社区等少数照料中心拥有单独场地,其余大部分均与社区办公用房整合。其中整体面积低于350平方米的3家、整体场地租赁7家,照料中心受场地限制问题突出。

柯城区民政局

2020年6月8日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基层反映民生热点汇编28篇3万字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19092.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