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中全会辅助学习资料:取得的四大成就综述汇编4篇

2022-09-03 14:31:55 130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目录

1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成就综述

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综述

3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成就综述

4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综述

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成就综述

“xx周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xx周年大会重要讲话中,阐述了我们党百年奋斗的鲜明主题。

回望筚路蓝缕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一、真理之光——中国共产党人始终高举真理旗帜,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接续奋斗中实现一个又一个胜利

这是一封跨越百年的通信——

1920年,一封从法国寄回国内的信写道:“我以为先要组织党——共产党……”

回信者说:“你这一封信见地极当,我没有一个字不赞成。”

写信者,是正在法国勤工俭学的蔡和森。回信者,是毛泽东。

打开历史的卷轴,自晚清以来,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君主立宪制、议会制、总统制……无数志士仁人为救亡图存、革新图强而苦苦追寻、上下求索,但最终都失败了。

中国向何处去?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改变了中国——

从登上中国政治舞台的那一刻起,中国共产党就始终不渝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

从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中国丰富了马克思主义——

正是基于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真理性的深刻认识,从诞生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把马克思主义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在长期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带领人民走出一条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人间正道。

思想的力量穿越时空,真理的光芒照亮前路。

“在四围白色政权的包围中间,产生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的红色政权区域,在目前的世界上只有中国有这种事。”井冈山的星星之火,给迷雾中前行的中国革命,带来了崭新的希望……

“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山沟沟里的马克思主义”解决了在一个农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如何进行革命的一系列问题,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二、精神之源——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保持大无畏气概,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书写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

江西,于都河畔,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巍然矗立。

1934年10月,中央机关、中央军委和中央红军主力在此集结出发,开启了一场开创新局的伟大远征——长征。

这是一段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的征途。湘江战役、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热血铺就二万五千里,留下了无数感人至深的故事。

是什么让他们义无反顾?是什么让他们勇往直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就是凭着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

卢德铭,秋收起义总指挥,牺牲时22岁;

张子清,红四军第11师师长,牺牲时28岁;

王尔琢,红四军参谋长,牺牲时25岁;

……

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瞻仰大厅内,镌刻着一排排烈士姓名。两年零四个月的井冈山斗争中牺牲近4.8万英烈,平均每天有近60人失去生命。

有人说,牺牲、奉献是共产党人的“特权”。只要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永存,这种牺牲和奉献就将永远流淌在中国共产党人的血脉中,使他们拥有改天换地的精神伟力,不断谱写历史的辉煌。

环顾世界,有哪个党像中国共产党一样,遭遇过如此多的艰难险阻,经历过如此多的生死考验,付出过如此多的惨烈牺牲?

xx周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

南昌城头的枪声像划破夜空的闪电,井冈山、鄂豫皖等一个个革命根据地建立,星星之火得以燎原。

面对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中国共产党人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坚定地站在抗击入侵者的最前线,推动形成全民族抗战,赢得了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人以“宜将剩勇追穷寇”的决心,三大战役对蒋家王朝摧枯拉朽,彻底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三、力量之基——中国共产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带领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思想。

1946年,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访问延安。他的随行记者曾这样描述共产党的政治中枢:“在延安听到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人民……‘到人民中去‘向人民学习,这些都是口号,但又包含着比口号更深的含义,代表着一种极深的感情,一种最终的信念。”

这种极深的感情、最终的信念,从建党之初起就一脉相承并延续至今,成为中国共产党一切行动的指引。

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之源——

西柏坡纪念馆,珍藏着一辆木制独轮小推车,被誉为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和建设的制胜“法宝”。

淮海战役中,就是用这一辆辆小推车以及船只、牲畜、挑子,数百万支前群众为解放军运送粮食、弹药,救护伤员……每一个解放军士兵背后,就有9个支援他的乡亲。

一切为了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本色——

老百姓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各民族谋幸福。

“革命、建设、改革一路走来,已经xx周年了,我们党依靠人民战胜了多少艰难险阻,创造了多少奇迹,取得了多少丰功伟绩,不容易啊!我们要始终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继续努力,继续前进。”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说。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百年来路沧桑,初心从未改变;百年恰是芳华,立志千秋伟业。中国共产党必将带领中国人民创造新的更大辉煌,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综述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xx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也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领导人民在旧中国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努力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我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和物质基础。

一、矢志践行初心使命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举。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千疮百孔的国民经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是党执政后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

银元之战、米棉之战、稳定物价、统一全国财经工作、土地制度改革、封建婚姻制度改革……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用自力更生、发愤图强的信心照亮前行的路,开始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土地改革彻底消灭了在我国延续几千年的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耕者有其田”成为现实。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分期分批开展土改。到1952年底,全国约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无偿获得约7亿亩土地。

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正式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定了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政治制度,指明了为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继续奋斗的正确道路。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都已确立。至此,中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制度,在党的带领下,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六中全会辅助学习资料:取得的四大成就综述汇编4篇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18847.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