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军人先进事迹(一)
扎根基层,服务群众
XXX,1989年11月9日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大专毕业,2007年12月参军入伍,在广州军区武汉指挥所XXX部队服役,2012年12月退役,上士士官。2014年到XX社区工作以来,忠于职守、甘于奉献,全心全意服务人民群众,用自己满腔热情和实际行动,忠实履行着一名退役军人的职责,为XX社区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得到了单位领导、同志们和社区群众的一致好评。
一、爱岗敬业,心系群众,诚心实意做公仆
作为一名普通而又平凡的退伍军人,他却时刻以优秀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处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爱岗敬业,以自己的言行诠释了优秀退伍军人的先进性。
自从来到XX社区,不管是不是自己的职责,XXX同志总是积极融入集体,参与到各项工作中去。他积极走访群众,总想尽快熟悉群众、了解群众的困难和需求。为了能尽快熟悉群众,在抗击疫情期间,他主动承担起最为繁琐的登记、联系、上门询问等工作,全天都在坚守岗位,生怕错过群众前来登记,耽误群众时间。
二、不忘初心葆本色,牢记使命勇担当
XXX总是说:“部队给了我‘两笔财富’,一笔是退伍费,另外一笔则是军队这所大学培养出的宝贵品质。这个宝贵品质包含:过硬的身体素质,良好的军人气质;坚强的心理素质,顽强的战斗意志;绝不服输的精神,永不满足的干劲;团结协作的意识,互帮互助的品质;严于律己的作风,干练果敢的形象;一丝不苟的精神,爱岗敬业的操守;一心一意地等待,全心全意地付出。这些都是我这辈子最好的财富,使我终身受益。”
在疫情期间,XXX同志虽然脱下了军装,离开了部队,不再是军人,但他退役不褪志,退伍不褪色,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时刻以合格军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在XX社区工作岗位上贡献自己的力量。
早上他总是第一个到校园新村卡点,中午他总是让同事们回去吃饭,自己仍然坚守在岗位,饿了就吃包泡面,晚上也能坚守到很晚。无时无刻不坚守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生怕放走任何一个出村或进村的群众,给疫情带来不好的影响。
三、舍小家,顾大家,无畏困难肩担当
在这场抗疫阻击战中,XXX同志心中只有大家,整天守在工作岗位上,任劳任怨、无怨无悔。累了就在卡点睡上一会,自己的家一点都顾不上了。由于XX社区校园新村内有一例湖北武汉回来的居家隔离病例,人心惶惶,XXX同志的家人也很是担心他在校园新村卡点值班,他总是安慰着家人说:“放心吧,我身体好,兵不是白当的,我们防护做得都很到位,不会有事的。”
疫情防控工作任务艰巨,每个坚守在一线的共产党员压力都很大,但他们不退缩、不畏惧,责无旁贷地扛起了重担。“我是一名退伍军人又是一名党员,我热爱家乡的一草一木,我做这些一方面是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更重要的是真心实意想保护好村民,所以我做再多也不觉得累,心里很踏实。”谈起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心,XXX眼神里透出军人的锐气和党员的自信。
XXX同志的先进事迹还有很多,而且每天还在发生,在走访时村书记这样说:“我们XX社区为能有这样的同事感到骄傲!大家都自发的向XXX同志学习,相信XX社区的工作会越做越好!”
退役军人先进事迹(二)
热心奉献,带头致富
XXX,男,汉族,1958年10月生人,中共党员,本科学历,现任XX市XX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XX市人大代表,XX市工商联副主席。
个人先后荣获XX优秀农民企业家、农村实用科技拔尖人才、中国果蔬流通协会贮藏加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众多荣誉,2001年评为全省科教兴农创业标兵;2004年被评为第五届全国乡镇企业家;2008年被选为XX市工商联合会副主席;2009年被XX市人民政府授予XX市农村实用人才称号;2012年8月被XX市文明委推荐上报为“XX好人—每周之星”2012年12月荣获“XX省讲诚信讲责任模范企业家”、2012全国新农村建设年度新闻人物、2012首届XX十佳三农人物、2012年被选为感动XX十大杰出人物之一、2013XX市食品行业十大新闻人物、2014年荣获国家林业局、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三家联合颁发光彩事业国土绿化贡献奖。
该同志思想政治觉悟高,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时时处处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多年来,他发展经济、带头致富,捐资助学、扶贫济困,热心奉献、回报社会,在干部群众中赢得了很高的威信,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好评。
一、发展经济、带头致富
乡情是诗,吟咏不够;乡情是画,描绘不完;乡情是雨,润物无声;乡情是酒,越品越浓,深沉隽永。对于每一个富有情怀和大爱的人而言,家乡是他永远惦记的地方。1983年,在河南洛阳第二炮兵当了7年兵的XXX,结束了他的军旅生涯,回乡后被安排在XX市玻璃厂工作。在当时,这可是一份相当体面的工作。然而,XXX却不顾亲朋的反对,毅然放弃这份“铁饭碗”,自主择业回到XX镇凌XX村利用在部队所学汽车驾修技术。创办了首家集体企业新凌汽车保养中心并任厂长,随后几年,头脑灵活的他又帮助村里建起了木器厂、保温材料厂、新凌大酒店等村办集体企业。1990年凌河村成立了农工贸集团公司,他被任命为总经理。1998年,企业实行改制,他买断了原村办新凌冷风库,1999年9月成立了XX市东海食品有限公司,2006年4月成立XX市东海绿之源酒店、2009年3月成立XX东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2012年2月成立XX市拥翠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2015年11月成立年XX市拥翠湖养老服务中心。如今,他所创办的企业已累计向国家缴纳各项税款2600多万元,安排农村闲散劳力550余名,极大了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农村增收致富。
1999年成立了XX市东海食品有限公司,该公司是一家集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藏销售于一体的股份制进出口企业,注册资金216万元,固定资产3800万元,年生产能力1万吨,公司产品全部销往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公司2002年获XX市百家贡献大户;2003年被选为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贮藏加工专业委员会会员单位、2003年获XX市农产品加工出口先进企业;2005年获凌河镇财政贡献奖和XX市出口农产品加工先进龙头企业,同年被农业部评为第五届全国企业家;2007年被评为XX市食品行业优秀企业;2009年被XX市人民政府授予民企邦村优秀企业,并连续多年被金融部门评为AAA级信用企业。
2009年3月成立XX东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XXX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先后开发建设了南宅润泽园小区、纺绣园小区、东海家园小区、东海世家小区、供销宜居苑小区、新凌花园小区、汶水家园小区等多层和高层住宅楼和商住楼,近20万平方米,入住率达85%,在房地产行业中赢得了良好的信誉,并程厚了丰富的经验,公司坚信“以人为本、激励创新”的科学管理思想,使企业得到了健康稳步地发展。
二、捐资助学、扶贫济困
率先富裕起来的XXX,多年来不忘扶危济困、捐资助学。自1993年以来先后资助以李驻军、徐德启等多名贫困学生。每年春节前后,他带领企业干部职工,固定走访3个村24户困难家庭;每年儿童节、教师节,他都到拥翠园小学及镇驻地的凌河中心小学、中学及幼儿园开展捐款慰问活动。近年来,他用于捐资助学、扶贫助学、抗震救灾等社会公益福利事业资金高达220万元。
三、保护环境、回报社会
2004年,XXX响应政府“五荒治理”的号召,承包下了当时千疮百孔、无人问津的牟山,开始搞植树绿化。劝村民、运土壤、打水井、载树木……经过XXX15年的不懈努力,如今,现在的拥翠山绿化面积达到了90%。为对荒山进行全面绿化,XXX还投资修筑了4.5公里长的水泥硬化路,并出资400万元在山上建立了鸿雁塔等若干漂亮美观的小亭子。从承包荒山至今,仅是买树苗、人工植树护树、修筑道路等就已投入了8600多万元,XXX企业三分之二的收入都投到了拥翠山上。现在站在海拔174米的拥翠山巅放眼望去,黑松树象列队的礼兵错落有致挺立在山的四周。不惧风暴的山鹰,像通人性似的,任凭山风劲吹,依然在空中盘旋,坚守着这来之不易的绿色山林。
现在,XXX又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准备在拥翠山上成立“拥翠湖养老服务中心”。该养老中心一期工程将于今年五·一前后动工,预计两年后完工。届时,养老中心将向社会提供2000张床位,极大的缓解家庭养老的压力。
30年无悔付出,XXX带领乡亲走上了致富路,资助数十名贫困学习完成学业,“染”绿了拥翠山。谈及今后的打算,XXX说:“慈善我还是会继续做下去,有一分热发一分光,能做多少做多少”。依托拥翠山、拥翠湖成立的拥翠湖国家湿地公园于2012年11月份获批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已成为全省农林渔游循环产业链样板工程和全国人工库塘类型湿地合理利用典范,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王万春,男,46岁,中共党员,高级教师,广汉市金轮镇第二中学(原兴隆中学)校长。
王万春于1993年毕业于广汉师范学校,1994年入伍,199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入伍期间,他多次获得部队嘉奖,于1995年、1996年连续被评为“优秀士兵”,1997年荣立三等功,同年光荣退伍回乡。
退役后,王万春再次回到三尺讲台,从金轮镇马嘶村小到金轮中学。在执教的12年中,他勤勤恳恳,先后被评为广汉、德阳优秀教师、“全国语文教师读书百杰”,并荣获德阳市人民政府教学成果奖等。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王万春第一时间组织教职员工自救,搭建临时帐篷、打扫卫生、消毒等。他还加入志愿者队伍,全程参与到金轮镇救助站修建工作,同时对来此入住的重灾区学生开展心理疏导和照顾,最终让学生康复并顺利交其亲属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