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林业工作要点
总体要求: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推进全县生态空间高效能治理,实现林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年。全县林业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为基本遵循,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省市林业工作会、县委十六届九次全会等会议精神,践行新发展理念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着力生态恢复、生态重建、生态富民、生态服务“四个提质增效”,强化森林、林地、自然保护地、野生动植物“四个安全保护”,做实深化改革、项目投资、科技创新、组织队伍“四个支撑保障”,坚持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推动全县林业高质量发展、生态空间高效能治理,确保“十四五”林业发展开好局、起好步,为营造山清水秀扶风、推进“四城”建设贡献林业力量,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全县林业工作主要预期目标是:完成造林绿化1.5万亩,实现林业总产值21亿元;全面建立林长制,森林资源保护、林业产业发展、林业改革、科技创新、生态文化建设取得新成效,森林火灾受害率、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分别控制在0.9‰和4.5‰以内。
一、加快推进国土绿化增量提质
1.科学谋划推进。严格落实国、省制止耕地“非农化”的有关要求,立足生态空间主阵地,实施造林任务上图入库精细化管理,坚持“生态保护修复、绿美景观塑造”齐抓共建,持续加大山区森林化、城镇园林化、乡村林果化、全域景观化建设力度,把营造林任务落实到生态空间上。
2.推进生态重建。规范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高标准完成天然林资源保护、三北防护林、森林抚育等林业重点工程,造林0.3万亩,封山育林0.6万亩,森林抚育1.65万亩。完善落实好三北工程总体规划修编和六期工程规划编制成果,加快实施渭河两岸防护林提质增效“六大工程”,年内谋划启动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工作。
3.推进生态修复。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高质量完成天保工程区、退耕还林区抚育和退化林修复任务。出台封山禁牧实施方案,划定公布封禁区域,认真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严格落实全县森林经营规划,精准提升低质低效林质量。
4.推进森林城乡升级。继续统筹推进森林“四围”建设。对渭河北坡绿化屏障进行全面补植提升,对侯家村陡崖坡面绿化治理21亩,对绛帐镇渭河北坡生态环境进行全面修复,完成1000亩塬顶宽幅林带补植。加快推进省级森林城市创建步伐,持续推进以城镇街为中心的区域造林绿化和美化提升,不断提升县城绿化美化水平,高标准完成6个“三化一片林”绿色家园示范村建设。
5.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继续按照“五集中、五形成”的思路统筹抓好村庄庭院,河流湿地、道路渠系及园区、景区植树种花扩面提效,高标准完成镇村道路绿化160公里、渭河河堤及滩涂湿地进行绿化850亩、湿地绿化美化100亩、道路种花种草280公里、美化面积3600亩,做到“三季有花,四季常绿”,营造全域覆盖、效果特色的生态美丽绿色扶风。
6.推进义务植树。组织全民义务植树40周年系列活动,推进“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做好“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实体参项目,引导公民义务植树尽责多样化、网络化。
二、严格保护森林资源安全
7.全面推行林长制。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和省、市政府部署要求,抓紧制定林长制工作实施方案,积极推进落实,形成林长制制度体系,建立林长制组织体系,确保2021年底全面建立起林长制。
8.统筹抓好“一管三防”工作。编制好全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落细落实森林、林地、自然保护地和野生动植物等区域分布”一张图”管控。强力推进森林资源督查,加强乱砍滥伐、毁林开垦等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执法。实施好新一轮生态资源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执行好“十四五”年度森林采伐限额。严格执行《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扎实推进《秦岭生态空间治理十大行动》,谋划实施秦岭天然林保护修复、湿地保护恢复示范建设项目。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建立健全防火机构体系,推进“防火码”应用,做细做实各环节工作,确保火灾受害率低于0.9‰。落实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责任制,抓好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长林小蠹防控,加强华山松大小蠹、侧柏叶枯病及草原生物灾害防治,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4.5‰以内。
9.抓好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完善落实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预案,编制全县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和总规,指导编制或修编自然保护地规划,推进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工作。加强自然保护区监管和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自然公园自然植被恢复和林相改造,加快建设具有扶风特色的保护地体系。
10.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常态化推进打击整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做好禁食野生动物处置后续工作、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根据国、省、市调整的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植物名录,做好宣传保护工作,维护县域生物多样性稳定。重视秦岭红豆杉、珙桐等珍稀野生植物保护发展工作,力争实现区域性突破。
三、加快林业产业提质增效
11.完善规划布局。落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政策要求,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科学制定林业产业发展规划,优化产业布局,分级分类指导,按照抓基地、建园区、强示范的思路,推进经济林、苗木花卉、林下种养殖、森林旅游等产业转型发展,扩规模、提质量、增效益。
12.着力扶优扶强。扶持培育和发展林业经营主体。重点对真正有规模、效益好的龙头企业、林业示范合作社等经营主体精准指导,建成1个省级林业产业龙头企业,新增1个省级产业示范基地和园区,发挥林业产业化、市场化发展中的示范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