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农业农村工作要点

2022-09-03 14:30:06 135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2021年农业农村工作要点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开启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一年,做好农业农村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全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农业农村部和省委、省政府“三农”部署落到实处,确保农民收入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确保农业农村重点工作取得新突破。

一、保障粮食、生猪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1.稳定粮食生产。守牢粮食安全底线,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强化粮食生产扶持政策落实,巩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完成全年粮食种植面积达10945万亩、总产803.8亿斤。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发挥粮食安全考核指挥棒作用,全面压实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务实高效推进撂荒地统筹利用,大力发展农业托管服务,因地制宜选择复耕复种的作物品种和技术模式,有序推进撂荒地利用,防止永久基本农田闲置,确保种足种满。大力推进优质专用小麦、专用水稻生产,推广“按图索麦(稻)”做法,推动生产订单落实。重点抓好全省2682万亩优质专用小麦、44个优质专用小麦整建制乡镇、395个万亩示范片建设。调整优化农作物区域布局,合理安排粮食作物茬口、适宜播期和播量,科学主动避灾减灾。建立健全督导考核制度,实施农技人员包村联户服务制度,加强技术服务指导,组织开展小麦赤霉病、水稻“两迁”害虫、草地贪夜蛾等病虫害统防统治,确保总体危害损失率在5%以内。

2.促进生猪等畜禽生产平稳发展。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扎实做好生猪稳产保供,确保2021年末生猪存栏达到1408万头。稳定生猪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强化养殖用地、环评审批、抵押贷款等政策协调落实。坚持靠前服务,帮助规模养殖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推动在建项目尽早竣工投产。加强生猪生产监测预警、形势研判和产能储备,以大市、大县和大企业为重点,紧盯能繁母猪存栏和仔猪价格,增强逆周期调节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坚持抓大不放小,推行“规模养殖、集中屠宰、冷链运输、冰鲜上市”模式,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促进中小养猪场(户)发展。持续抓好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启动外埠入皖动物及动物产品指定运输通道建设。统筹抓好牛羊和家禽业、奶业生产,努力稳家禽、增牛羊、兴奶业,多渠道增加供给。

3.发展水产养殖业。大力发展现代渔业,因地制宜发展稻渔综合种养。支持发展池塘标准化养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大水面生态增养殖等生态健康养殖模式,突出抓好水产养殖尾水处理,提升绿色健康养殖水平。

4.抓好蔬菜稳产保供。稳定蔬菜面积、产量,推进设施蔬菜发展。加强蔬菜生产技术培训、指导与服务,推广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建设一批生产供应稳定、区域特色突出的蔬菜生产基地,创建一批绿色蔬菜生产加工供应示范基地。以长三角和中部周边省份为重点,推动蔬菜产业区域合作与协调发展。抓好生产信息监测预警和产销形势分析,推进产销衔接,保障市场有效供应。

二、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

5.打好种业“翻身仗”。认真落实即将出台的《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发展打造种业强省行动方案》,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推进种质资源保护单位确定工作,扶持一批省级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场(区、库、圃)。组织开展小麦、水稻等农作物以及生猪、家禽等畜禽良种联合攻关,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农作物、畜禽新品种(系)。加强省级公共平台体系和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建设。强化对种业企业、生产基地和市场的监督抽查,加大对侵犯植物新品种权的查处力度。各地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谋划种业发展具体工作内容、实施路径等,防止“大而全”。

6.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扎实开展农田建设质量提升年活动,全面完成今年500万亩目标任务,亩均建设标准由1500元提高到2250元。健全运行管护机制,多渠道筹措管护经费,落实受益者管护责任,确保建后工程长久发挥效益。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结合、与现代农业发展结合、与耕地占补平衡结合、与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结合,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推进大田作物智能精准水肥一体化系统建设。探索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PPP模式融资。

7.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全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1%以上,新增农机总动力不少于100万千瓦。实施新一轮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优先保障粮食和生猪等重要农产品生产所需机具,突出对深耕整地、播种、植保、茶叶生产加工、“两利用”等农机具的补贴,进一步加大智能、绿色、高效、精准的先进适用机具示范推广应用。全面实施农机报废更新补贴,开展水稻联合收割机质量调查,加快提升农机试验鉴定能力建设。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和“平安农机”示范县创建,支持建设100个左右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推动农业机械化由种植业向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初加工业及设施农业延伸。继续实施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加快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

8.加快仓储冷链设施建设力度。推进仓储冷链设施建设县级全覆盖,实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加大蔬菜、水果、茶叶、中药材等鲜活农产品仓储保鲜补贴力度,建设一批田头小型仓储保鲜冷链设施,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设产地低温直销配送中心。强化与科研院所技术合作,加强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技术指导和服务。

9.加快实施农业信息化。抓住“新基建”机遇,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中的应用,实施“数字皖农”建设工程。抓好长丰等10个数字农业试点建设,提升300个省级农业物联网示范点建设水平,推进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集成应用,建立数字农(牧、渔)场。进一步完善省级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建设。深入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抓好砀山、金寨、颍上3个国家试点县和15个省级试点县建设。深入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强化益农信息社服务功能。

三、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10.强化秸秆粪污“两利用”。全省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1%和81%以上。完善畜禽粪肥利用环节补贴,完善秸秆综合利用奖补政策。持续实施秸秆综合利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继续推广“截污建池、发酵还田,一场一策、制肥还田,区域收纳、集中处理”的“3+N”路径模式。继续引进一批先进技术,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形成一批典型模式,加快推进秸秆肥料化、基料化、饲料化、原料化、能源化“五化”利用步伐。继续办好秸秆暨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博览会,大力推进签约项目落地。

11.狠抓化肥农药“两减量”。全省化肥农药用量实现负增长,利用率稳定在40%以上。全面推进农药“实名制”和试行化肥“定额制”,加强源头控制。实施绿色防控提标扩面升级行动,小麦赤霉病统防统治覆盖率达80%以上。深化测土配方施肥,强化新产品新技术推广应用,突出抓好有机肥替代,继续引导恢复绿色种植。在乡镇建立调查点,对化肥、农药用量进行定点调查,摸准使用量。

12.实施废弃农膜和农药包装物“两回收”。全省农膜回收率力争达到81%以上。贯彻农用薄膜管理办法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管理办法,进一步压实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责任。加快构建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及安全处置体系。

13.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以补短板、强监管为主攻方向,健全制度机制,狠抓制度落实。以压实生产者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政府属地责任为切入点,牢牢守住农产品质量安全底线,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全省农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保持在97%以上,全年确保不发生大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在国家和省追溯平台开展农产品质量追溯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达2万家。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1年农业农村工作要点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15698.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