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XX市农业农村局工作要点

2022-09-03 14:30:06 139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2021年XX市农业农村局工作要点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全市乘势而上开启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市新征程的起步之年。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和省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决扛起“重要窗口”模范生使命担当,按照“六争攻坚、进位争先”的要求,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聚焦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深入实施“4566”乡村产业振兴行动和“13511”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工程,高水平推进乡村振兴,强化制度供给、政策供给、要素供给,加快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市。

主要预期目标是: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3.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着力推进9个方面、38项工作:

一、突出抓好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生产

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实施粮食生猪等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工程,切实提高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生产供给能力,更好发挥农业“压舱石”作用。

(一)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压紧压实“米袋子”责任制,落实党政同责,共同抓好粮食生产,实现粮食播种面积175万亩以上,总产量13.98亿斤以上。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开展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整治,完善落实耕地保护机制,新建高标准农田3万亩,启动补建项目8.62万亩,严格制止耕地抛荒,促进抛荒耕地复耕。稳定粮食扶持政策,大力发展双季稻,推广稻鱼(稻虾)综合种养、粮经轮作等优质高产新技术新模式,提高种粮效益。(牵头领导:林宇晧、郑余庆,责任单位:种植业处、农田建设处、农技推广总站)

(二)推进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坚持“六化”引领,突出抓好新建养殖场建设投产和现有养殖场改造扩容,加快恢复生猪产能,力争完成生猪存栏83万头任务。强化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压实属地管理、防疫主体和部门监管责任,落实落细常态化防控措施。加强畜禽屠宰行业监管,保障肉品市场供应和质量安全。(牵头领导:茅黎泓,责任单位:畜牧兽医处、农机畜牧中心)

(三)优化蔬菜水果品种结构。以优质高效、特色精品为导向,优化蔬菜生产布局,丰富产品种类,扩大特色品牌影响力,抓好本地居民消费常见品种、不耐储运叶菜品种种植,确保蔬菜播种面积保持在130万亩、年产量稳定在220万吨左右。巩固提升XX葡萄、余慈杨梅、奉化水蜜桃、象山柑橘、宁海白枇杷等区域优势水果,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精品果业,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牵头领导:林宇晧,责任单位:种植业处、农技推广总站)

(四)加快推进渔业绿色发展。实施渔场修复振兴行动,大力推进海洋捕捞转型升级,发展远洋渔业。实施“蓝色渔仓”建设工程,优化水产养殖区域布局,推进南美白对虾、梭子蟹、大黄鱼和中华鳖等名优特色水产品养殖基地建设,推进海水网箱养殖设施改造升级,提升水产品产出能力。全市水产品产量稳定在100万吨。(牵头领导:皇甫伟国,责任单位:渔业处、渔业执法队、渔业研究院)

(五)大力发展现代种业。启动实施现代种业强市五年行动计划,完善种业扶持政策,深化联合攻关体制机制创新,开展“卡脖子”技术攻关。加强种业基地建设,培育壮大“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集团,支持市种子公司、微萌种业等种业企业股改上市。加强种质资源库(保存库)和新品种展示示范平台建设,加大优势种业推广力度,打造XX种业品牌。(牵头领导:林宇晧、么立坤,责任单位:种植业处、畜牧兽医处、渔业处、农技推广总站)

二、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围绕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主线,突出抓好农村疫情防控、“两进两回”行动、“肥药两制”改革和农业安全生产等重点工作,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一)全力抓好农村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组建农村地区疫情防控专班,实体化集中办公。抓好宣传教育,引导农民群众自觉主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加强农村网格化管理,落实人员“五包一”责任制。指导加强农村地区物资储备,保障农村疫情防控需要。切实落实农村防控、村民防护、环境卫生三个方面“十项须知”。(牵头领导:郑桂春,责任单位:农村疫情防控工作专班)

(二)深入实施“两进两回”行动。完善“两进两回”政策体系和工作平台,全力畅通人才、乡贤、科技、资金等下乡通道。优化农村创业创新环境,建设一批乡村创业创新平台,为各类主体提供科技示范、技术集成、创业孵化、平台服务。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加大农业农村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和紧缺急需人才引进力度,培养造就一支以青年、乡贤为主体的现代农业农村经营队伍。(牵头领导:皇甫伟国,责任单位:科教处、计财处、产业处、发展服务中心)

(三)深化拓展“肥药两制”改革。以深化化肥农药实名制购买和定额制施用改革为引领,加强农业投入品数字化精准管控,推广应用农业绿色生产技术和绿色经营模式,实现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循环化。创建省级“肥药两制”改革综合试点县4个、化肥农药定额制施用示范区各10个、培育试点主体400个、示范农资店40家,建设农田氮磷生态拦截沟11条。开展水产、畜牧养殖用药减量试点,创建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2个、示范场36家。(牵头领导:皇甫伟国,责任单位:科教处、种植业处、畜牧兽医处、渔业处、农技推广总站、农机畜牧中心、绿色发展中心、渔业研究院)

(四)切实做好农业安全生产工作。深入开展渔业安全专项整治行动,落实渔业安全生产各项制度。切实抓好非洲猪瘟、草地贪夜蛾等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深入开展“平安农机”建设,6月底前完成提前淘汰报废变型拖拉机工作。完善农家乐休闲农业制度规范及应急预案,落实安全管理措施。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实现“一证一码”规模主体全覆盖,市级以上农产品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牵头领导:皇甫伟国,责任单位:渔业处、农机处、畜牧兽医处、种植业处、农安处、产业处、农业综合执法队、渔业执法队、农技推广总站、农机畜牧中心、绿色发展中心)

三、大力推进乡村产业绿色高效发展

聚焦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实施“4566”乡村产业振兴行动,着力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构建创新链、完善服务链,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一)构建农业集聚发展平台。制定完善乡村产业发展扶持政策,成立“4566”乡村产业振兴工作专班。分级分类推进国家、省、市、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集成政策、项目、资金、力量,着力打造乡村优势产业集群。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各类主体入园投资兴业,形成集群发展态势。(牵头领导:郑桂春,责任单位:产业处、种植业处、畜牧兽医处、渔业处)

(二)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谋划在主产区建设特色优势农产品加工园,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和项目向园区集聚,深化产加销一体化建设,加强现代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拉长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休闲产业链条,不断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实施农产品加工环节减损增效行动,支持农业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农副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1%。(牵头领导:郑桂春,责任单位:产业处)

(三)加快发展休闲农业。突出区域特色、产业特色、文化特色、服务特色,优化休闲农业布局。组织开展农旅融合示范点评选,举办农家特色小吃大赛,编制农家乐休闲农业宣传册,打造休闲农业旅游风景线,全市农家乐和休闲农业营业收入达到90亿元。(牵头领导:郑桂春,责任单位:产业处)

(四)培育壮大经营主体。完善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政策体系。实施农民合作社提质工程,整县推进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培育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户参与乡村产业发展。新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0家、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6家、示范性家庭农场40家、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0个。(牵头领导:陈世本,责任单位:农经处、产业处)

(五)构建现代农业品牌体系。加快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实施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做强XX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支持特色优势农产品申报名牌产品、著名商标,办好农民丰收节、农产品博览会等重大活动。加强农业品牌营销,组织400余家企业参加境内外农业展会,计划建设XX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展示中心2个、特色优势农产品集中展示点10个。(牵头领导:郑桂春,责任单位:产业处、农安处、绿色发展中心、大数据中心)

四、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坚持全域化统筹打造,组织实施新时代美丽乡村“13511”工程,扎实推进农房改建、村庄有机更新、乡村振兴示范带等重大项目建设,构建美丽宜居乡村新格局。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1年XX市农业农村局工作要点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15626.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