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总结资料

2022-12-08 21:54:52 121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梁的计算跨度:《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7.

2:剪力墙底部强部位高度:《混凝土高规》7..9条;《抗规》6..条。

抗规底部强高度不大于5mm,而高规无此限制。

3: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混凝土规表..6

结构构件类别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

受弯构件

偏心受压柱

偏心受拉构件

剪力墙

各类构件及框架节点

.75

.8

.85

.85

.85

.

注::当仅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组合时,各类结构构件均应取=.

2:轴压比小于.5的偏心受压柱的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应取=.75

3:预埋件锚筋截面计算的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应取=.

4:《高规》表4.7.2;《高规》表.2.2条;《抗规》表5.4.2有类似的规定。

5:地基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在《抗规》表4.2.3条。

4:薄弱层的定义:

《高规》5..4.

5:楼面梁刚度增大系数

《高规》5.2.2

6:注意变形模量与压缩模量的异同

变形模量:无侧限条件

压缩模量:完全侧限条件

看《土力学与地基基础》

7:各类料结构设计规范可根据各自情况确定结构重要性系数的取值。

8:计算自振周期折减系数

《高规》3.3.7

9:关于柱计算长度系数合理选取问题(目前只是混凝土部分)

《混凝土规范》7.3.

:关于偶然质量偏心问题

偶然质量偏心:是由于施工,使用等因所引起的质量偶然偏心或地震地面运动的扭转分量的不利影响。(偶然偏心和刚度质量是否均匀没有关系,即规则结构也要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

《高规》3.3.3

《抗规》5.2.3

:关于的调整系数问题

《抗规》6.2.3

《高规》8..4

2:关于竖向不规则结构地震作用效应调整问题

《高规》5..4

《抗规》3.4.3

3:各种比

刚度比:意义是层刚度比的概念来体现结构整体的上下匀称度

《抗规》附录E2.

《高规》4.4.3

《高规》5.3.7

《高规》.2.6

B周期比:验算周期比的目的,主要为控制结构在罕遇大震下的扭转效应

周期比不满足要求,说明结构的抗扭刚度相对侧移刚度较小,调整原则强结构外部或者削弱内部(对应层建筑规范没有提出这项要求)

《高规》4.3.5

C位移比:是指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角与本楼层平均值的比。同周期比一样都是为了控制建筑的扭转效应提出的控制参数。

《高规》4.3.5

《抗规》3.4.3.

剪重比:是要求结构承担足够的地震作用

《抗规》5.2.5

E刚重比:稳定性的控制

《高规》5.4.

4:房屋适用高度和高宽比

《高规》4.2.条,4.2.2

注意:注意较短肢剪力墙的7..2条;注意表下的小注

B《抗规》6..条的条说明关于调整幅度的论述。

C房屋的最大适用高度不仅与表4.2.2-4.2.2-2有关,还与它的最大高宽比有关(表4.2.3-4.2.3-2

5:建筑结构的规则性

《抗规》表3.4.2-,表3.4.2-2(同时要注意条说明)

《高规》4.3条,4.4条(同时要注意条说明)

注意:特别不规则和严重不规则:《抗规》3.4.条条说明

《高规》4..2-4..3条条说明

6:防震缝的设置

是否设置防震缝,根据《高规》表4.3.3。如果满足表4.3.3的规定,就不需设置防震缝,否则需设置防震缝(针对的是平面不规则)

注意《抗规》8..4条,关于钢结构防震缝宽度的要求。

7:抗震等级

《高规》4.8

8:地下室顶板作为嵌固部位

《高规》4.5.5

《抗规》6..4

9:构件刚度和内力调整

:楼板中梁刚度的调整《高规》5.2.2

B:框架梁弯矩的调幅《高规》5.2.3

注意:调幅仅对竖向荷载产生的弯矩进行,其余荷载或作用产生的弯矩不调幅。

C:连梁刚度的折减《高规》5.2.

2:荷载效应和地震作用效应的组合

:组合前标准值的调整

1)水平地震作用效应在效应组合前的调整

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系数----《高规》3.3.3

b薄弱层剪力增大-----《高规》5..4

c框架剪力墙结构中框架剪力调整-----《高规》8..4

转换层构件地震内力调整----《高规》.2.6

e框支结构中框支柱剪力调整----《高规》.2.7

f框支柱地震轴力调整----《高规》.2.26

g混合结构中钢柱剪力调整----《高规》..5

h边榀效应--《抗规》5.2.3

2)竖向地震作用效应在效应组合前的调整

楼层各构件的竖向地震作用效应调整(3.3.43款)

B:组合后设计值的调整

强柱弱梁,调整柱的弯矩设计值,包含中间层的柱端弯矩的调整,柱跟弯矩的增大,框支柱柱端弯矩的调整,角柱柱端弯矩的调整;

b柱的强剪若弯,调整柱的剪力设计值

c框支柱轴力的增大

梁的强剪弱弯,调整梁的剪力设计值

e剪力墙强剪弱弯,调整剪力墙的剪力设计值

f剪力墙弯矩设计值的调整

g双肢剪力墙的剪力设计值和弯矩设计值调整

2:结构整体倾覆

《高规》2..6条;《抗规》4.2.4

注意:允许地基基础出现拉应力仅限于在地震力起控制的工况下,对于其他荷载工况任何建筑物基础不允许出现拉应力。

22:抗震变形验算(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

《高规》4.6.3

《抗规》5.5.

注意:弹塑性层间位移的计算是难点。(理解屈服强度系数;熟练计算弹塑性层间位移增大系数)

23:薄弱层的含义

《高规》5..4条(所谓的竖向不规则)

24:梁的混凝土受压区高度

《混泥土规范》.3.

《高规》6.3.2

注意:

:一,二,三级框架梁塑性铰区以外的部位,四级框架梁和非抗震梁,只要求不出现超筋破坏,及(可从混凝土书65页查到)

B:一,二,三级框架梁塑性铰区要满足《混泥土规范》.3.,《高规》6.3.2

25:《高规》中框架柱的内力调整

:框架柱的弯矩调整

:柱端弯矩:6.2.

2:顶层柱,轴压比小于.5的柱,取地震作用组合下的弯矩值6.2.

3:反弯点不在柱层高范围内的柱,直接乘以增大系数6.2.

4:底层柱的下端,乘以增大系数.5.25.5(6.2.2)

5:角柱的弯矩值,上述-4调整后再乘以.(6.2.4)

6:地下室柱,位于地下室顶板的梁柱节点左右梁端截面实际受弯承载力之和不宜小于上柱下端实际受弯承载力(抗规6..4)

B:框架柱的剪力调整

:柱端剪力,乘以增大系数(6.2.3)

2:角柱柱端剪力,经上述柱弯矩,剪力调整后,再乘以.6.2.4条)

26:轴压比限值

《高规》6.4.2

《高规》7.2.4

注意轴压力设计值的区别。

27:不按给定值选取的问题(逐步总结中)

:柱箍筋密区箍筋的体积配箍率

-------此时的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C35时,应按C35设计;超过36/mm2,应按36/mm2计算(高规6.4.7条)

B:《高规》附录C.一级节点左右梁端弯矩均为负值时(梁端上部受拉,绝对值较小的弯矩取零);《混凝土规范》也有类似的说明,在.3.2最后一段(当然也是对应的是一级节点)

28:节点核心区

:《高规》6.2.7条,6.4.,高规附录C(适合一般框架梁柱节点)

B:《混凝土规范》.6..6.2条(顶层和一般层的都有)

29:什么叫柱根

《高规》表6.4.3-2的注2

3:影响延性的根本原因

最根本原因是受压区相对高度,当受压区相对高度增时,延性减小(施岚清2页)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总结资料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126544.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