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管理学》考点总结

2022-12-08 21:54:32 121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题型介绍:

填空题3个,每个分,共计3

项选择题4个,每个2分,共计8

名词解释5个,每个3分,共计5

简答题6个,每个7分,共计42

论述题2个,共计22

第一章档案概论

.档案的定义:(P

档案是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保存备查的各种形式和载体的数据,息和知识的记录。简言之即为:档案是原始的数据,息和知识的记录。

2.档案定义的最基本含义(P4)

档案是处理完毕的,具有查考价值的,集中保存起来的件有机体

3.档案载体沿革

甲骨档案金石档案简牍档案缣帛档案纸质档案声像档案电子档案

3.档案名称沿革

商代称“册”;周代称“中”秦汉称“典籍”魏晋以后称“书”或“案”;唐宋以来称“卷”,“案卷”或“案牍”清代才有“档案”的称呼

4.殷墟是最早的“档案库”。

5.档案的主要特点和本质属性档案是原始的历史记录。(或写“原始记录性”)(P6)

7.档案依载体而存在,是第一手资料,注重原本,原稿,而且往往只有一份孤本,这也是档案宝贵原因之一。

6.档案工作者必须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充分研究和尊重档案的来源,管理档案时还要特别掌握件的生命周期

7.档案的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才能构成档案这一事物。(P5

8.档案的分类方法:(P2

)按档案的内容分:有书档案科技档案(如基建、设备、产品等)及各种专门档案(如会计档案、干部档案、诉讼档案等)。(注:这种方法中国最常见的档案分类方法)

2)按档案的载体分:有甲骨档案,金石档案,简牍档案,缣帛档案,纸质档案,声像档案,电子档案等。

3)按档案的时间标准分:有古代档案近代档案现代档案

7.国家全部档案”的涵义是: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统一管理的全部档案的总和。也称为“国家档案全宗”“国家档案芬特”。按历史时期划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档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的档案。(P22-23

9.档案的作用具有双重性,即:现行效用历史效用。现行效用又称为档案的第一价值,历史效用又称为档案的第二价值。(P35

.档案的一般作用:(P25-3

)行政管理的查考凭据。

2)生产建设的参考凭据。

3)政治斗争的必要工具。

4)科学研究的可靠资料。

5)宣传教育的生动。

6)维护国家,集体和个人权益的法律书证。

.档案的基本价值:P3-33

)档案的凭证作用。

2)档案的参考作用。

3)对档案真实性的辩证理解。

.档案发挥作用的规律性。P34-39

)档案作用的时效律和扩展律。

2)档案机密性递减律和社会性递增律。

3)档案行政作用弱化律和科学化作用强化律。

.档案学与秘书学之间的关系?

两者在工作对象上有相同之处,档案工作的工作对象是档案,而档案是由件转化而来的,件的形成处理是秘书人员的一项主要工作任务,同时书质量也直接影响到档案的质量。

2.档案与件的区别与联系。

件是形成档案的基础,档案是件的精华。

)完成书处理程序的件才能转化为档案;2)具有日后查考价值的件才能转化为档案;3)经过人们系统整理的件才能转化为档案。

3.档案与物的区别于联系。

档案中有一部分是物,物中有一部分是档案,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区别。档案内容是抽象思维,物内容是形象思维;档案是书面形式,物是结构形式;档案具有实用价值,物具有审美价值。

4.档案与图书的区别和联系。

相同点:档案是一种知识的载体,而图书也是知识载体

不同点:

)档案具有较可靠的参考性,不像图书作艺术工。

2)档案能真实反映历史面貌,而图书是一种精神产品和艺术作品,不能作为一种档案来反映某一人物或事件的历史真实面貌。

3)档案具有一定的保密性,只能在确定的范围内利用,而共图书则可以开出版发行。

4)档案具有特定的服务性,而图书内容广泛和其商品属性决定其服务的广泛性。

5.档案与书的区别和联系。

相同点:

)书与档案是同一事物的不同发展阶段。

2)书与档案在形成和作用上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不同点:

书主要是发挥现行效用,属于书的前期发展阶段;档案却是处于后期发展阶段,即保存备查阶段。

6.档案与息的区别和联系。

档案是息与载体的结合体,档案依载体而存在,失去载体档案就不成为档案,而息对于载体要求并不高,与载体之间不构成关系。

7.件,书和的关系。

言之有理即可,三者的范围存在联系,属于书,和书都是件。

第二章档案工作概论

.档案工作的内容和定义:

)内容:包括档案室工作,档案馆工作,档案教育工作和档案研究工作等,这些都属于档案事业。

2)定义:是指档案室,件中心,档案馆所从事的档案业务工作,即用科学原则和方法管理档案,为社会事业服务的工作。

2.档案工作的“八个环节”(基本内容)及其之间的关系:P44

(收集-鉴定-整理-保管-检索-编研-利用-统计)

八大环节的关系:收集、鉴定、整理、保管、检索、统计等各项环节中,都贯彻着社会需要和提供利用工作的要求;同时,前面诸环节又都直接影响着提供利用。因此,整个档案工作的内容又可划分为两个方面:基础工作和利用工作。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和检索等项工作是整个档案业务工作的基础,利用工作是在此基础上提供档案为社会需要服务的主要环节。基础工作为利用工作提供物质前提,创造工作条件,没有基础工作便无法开展利用工作;利用工作直接体现档案工作的目的和方向,它既反映基础工作的成果,也向基础工作提出要求,没有利用工作,基础工作则失去存在的意义和工作的目标。

3.档案工作的性质。P45

)档案工作是一项管理性的科学性的工作。

2)档案工作是一项服务型的条件性的工作。

3)档案工作是一项政治性工作。

4.《档案法》规定:我国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是:(P5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国家全部档案。(组织原则和管理体制

2)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

3)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根本目的

5.档案机构:档案室

定义:档案室是各组织(包括机关,团体,学校等事业单位)统一保存和管理本单位档案的内部机构。是整个机关的组成部分,属于单位管理和研究咨询性质的专业机构。

地位和作用:

)档案室是单位内具有参谋和咨询作用的部门,是单位工作的助手,为单位工作和生产活动服务。所以档案室工作是单位工作的组成部分,是提高单位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必要条件。

2)应向各级档案馆移交档案的档案室是整个档案工作的基础,单位档案室是国家全部档案不断补充的源泉,档案室是先期保管具有长远价值档案的过渡性机构,为档案馆工作创造条件。

档案室六种类型:

机关档案室科技档案室音像档案室人事档案室综合档案室联合档案室

6.档案机构:档案馆

定义:档案馆属于党和国家的科学化事业机构,是永久保存档案的基地,是科学研究和各方面工作利用档案史料的中心。

档案馆的科学化事业性质的表现:

)从档案馆管理的对象看,是历史上政治,经济,化等活动的记录。

2)从档案馆的活动方式和工作成果看,档案馆工作是一项研究性的工作。

3)从档案馆机构及其社会职能看,档案馆是一种化事业单位,为党和国家各项工作服务。

分类:中央级档案馆地方档案馆专业档案馆

目前中央级档案馆主要有:中央档案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主要保管明,清档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主要保管民国档案)等。

7.件中心:(了解)(P6

定义:是一种社会化,集约化和专业化的档案管理机构,不同于档案室是单位内部的档案管理机构,而是介于单位和档案馆之间的一种过渡性档案管理机构。

职能:提供准确,快捷的件借阅服务,满足件形成者的需要。

类型:政府件中心(非营利机构)商业性件中心(营利性机构)

8.档案寄存中心:(了解)

定义:由国家档案馆设立的,为个企业,社会组织以及个人提供件与档案寄存服务的机构,

目前大都属于有偿服务性机构。

9.我国各朝代中央保管档案的机构是:周为天府,汉为兰台、东观、石渠,唐为史馆,宋为架阁库,元为架阁库,明为皇史宬、后湖黄册库、内阁大库、大本唐、古今通集库,清为内阁大库,方略馆。

)周王朝的天府我国最早的档案馆。

2)天禄阁、石渠阁是汉朝的宫廷档案馆。

3)东观是东汉王朝收藏档案的地方。

4)唐朝的甲库是我国档案史上最早的人事档案库。

5)龙图阁是宋代建造的第一个皇家档案馆,分上下两层。

6)皇史宬是建于明朝嘉靖年间的皇家档案馆,为宫殿式建筑,红墙黄瓦、金碧辉煌,全部砖石结构(石室),是名符其实的“石室金匮”。

7)架阁库是宋元时代储藏牍案卷的机构。

8)后湖黄册库是中国明代专门收贮全国赋役档案的中央档案库。

9)方略馆存放清朝军机处档案,是研究清史的第一手资料。

)兰台,汉代宫内的档案库房,用以收藏地图、户籍等档案及图书;现在兰台用来泛指档案保管机构和档案工作的代名词。

第三章档案的收集

.档案收集工作

定义: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通过例行的接收制度和专门征集的办法,把分散在各组织,个人手中和散失在其他地方的档案,分别集中到各级各类档案保管机构。

2.档案室的档案收集工作的途径建立和健全单位内件的归档工作单位内件的归档是档案室档案的主要来源。

3.办理完毕的件,一般在第二年内书部门整理向档案室归档。

4.归档的定义:各单位在工作活动中产生的件,处理完毕后,经由书部门和书工作人员的整理,定期交给档案室集中保存,称为“归档”。

5.归档制度的内容有:归档范围归档时间归档案卷的质量要求

6.归档要求:(了解)

)应归档件要收集齐全,遵循件形成规律,按照件之间的历史联系,件的特征和兼职分类立卷,是案卷能正确反映机关活动的基本面貌,以便于保管和利用。

2)案卷封面各项目(题名,作者,内容和形式等)写清楚;注明保管期限;需要永久保存和长期保存的案卷,卷内件应按次序编排列好,填写“卷内件目录”和“卷末备考表”。

3)向档案室归档的所有案卷,都要按照一定次序进行系统排列,编以案卷顺序,并编制安军目录一式数份。(一份经档案室签收后由移交单位保存)

7.现行组织单位的接收期限根据:《档案馆工作通则》

省以上机关应将永久保存的档案在本机关保存2左右再移交档案馆;省辖市,州,盟和县级以下机关应将永久,长期保存的档案在本机关保存左右,再移交档案馆。

8.丰富馆藏的标准和要求数量充分质量优化成分充实结构合理

9.档案收集工作的内容:

)对本单位需要归档件的接收工作。

2)对各现行机关和撤销机关具有长久保存价值的档案的收集和接收。

3)对历史档案的接收和征集工作。

.档案馆档案的来源。

)接收现行组织单位的档案。

2)接收撤销组织单位的档案。

3)征集历史档案。

4)档案馆之间交换档案。

.重点:历史档案的接收与征集。P84

)收集历史档案的特殊意义。

.是保护我们祖国历史化遗产,维护党和国家历史面貌的重要措施。

B.是党和国家当前与长远利用的需要。

C.收集历史档案带有抢救历史化遗产的性质。

2)对保存在各部门的历史档案的接收。

3)保存在个人手中的失散厉害档案的征集。

4)少数民族地区的历史档案的收集。

第四章档案的整理

.档案整理工作。

)定义:就是将处于凌乱状态的和需要需要进一步条理化的档案,进行基本的分类,组合,排列,组成有序的体系。

2)内容:区分全宗,全宗内档案的分类,编立保管单位,案卷的排列和案卷目录的编制。

(在实际工作中,按其工作内容的范围可分为三种类型:系统排列和编目局部调整全过程整理

3)意义:

档案管理工作是开发档案息资源的重要基础,档案的系统整理是档案利用,开放,发挥作用的一项前提条件,是整个档案工作中重要的基本建设。

4)原则:

.档案的整理应该充分利用原有的整理基础。

B.档案的整理必须保持化之间的历史联系。

C.档案的整理必须便于保管和利用。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档案管理学》考点总结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125702.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