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之差”避雷指南

2022-12-08 21:54:25 121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一字之差避雷指南

现在的新闻在网络上动辄就是千万阅读量,同纸媒时代相比,意味着每一个字都要面对放大千倍万倍的检视,这对新闻产品的合格率提出了高的要求。

新闻是严谨的,一字少一字一眼看上去大差不差,但有时就是这一个字,藏着汹涌暗流。

先看一例。23年月,李克强总理在中国工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做的经济形势报告中提到一个案例:“6月份的时候,银行间的隔夜拆借率曾一下到了3%......外界有说法,中国银行间出现了债务违约、头寸紧张’……现在网络很发达,有人就把中国银行间发生资金违约改了一下,把字划掉了,变成了中国银行发生资金违约’……这一下就议论开了。

中国银行间变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的中国银行,虽然只差一字,但不难想象嗅觉极为灵敏的资本市场看到后者时会有何想法。

来自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上述的案例警醒我们,对稿件中每个字都应审慎。笔者结合日常工作经历,总结了易出现一字之差的三种坑。

第一坑:口语化表达&习惯性表述

遇到小字,眼睛睁大。字义、用法相近,口语易说错,放到语句里乍一看仿佛也没错的小字,经常有坑。比如,将物外交错述为化外交III错述为II等,其中不乏涉重要人物引语、重要史实、重要件名称,对采编工作具有一定迷惑性、隐患性。

惯性表达的错误及时刹车。有些表述口头说惯了,落到纸面上可能就有问题。例如,北朝鲜(北韩)”“前苏联”“孟拉”“蒙古应规范表述为朝鲜”“苏联”“孟拉国”“蒙古国。又如,中印尼”“中印祖籍国”“祖国华侨”“华人”“华裔等词混用、错用。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字之差”避雷指南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125204.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