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年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年度总结及222年工作计划
222年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年度总结及222年工作计划(通用5篇)
222年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年度总结及222年工作计划篇2xx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食药监局的精心指导下,我局强力推进区食药监管体制改革,以日常监管为重点,扎实开展各项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高效有序地推进了我区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确保了本年度食品药品安全“零”事故,得到了社会认可,民意测评成绩不断攀升,第三季度民意测评荣获全区职能部门第一名。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完善机制,落实全覆盖的责任体系。
、积极推进机构改革。按照省、市机构改革工作要求,我区迅速召开了全区食药监管体制改革工作专题调度会,研究部署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过渡期间工作的有关问题。机构编制“三定”件已完善修订,人员配备到位到岗。从今年月份开始,我局已全面开展行政许可、窗口受理备案、日常监管、投诉举报等工作,实现了职能全面接交、人员迅速集结,机构改革过渡期间平稳、高效、有序,受到市政府和市食药监局的表扬。
2、层层落实监管责任。一是全面签定目标责任书,年初,全区食安委成员单位和各街道(镇)签订了《2xx年度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目标责任书》,分解目标,落实责任;二是精密编织三级监管网。完善区、街、社区(村)三级监管网络,确保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有专人。三是严格考核注重绩效。由区食安办牵头组织,对成员单位和各街道(镇)实行严格考核,注重绩效。
3、强化风险防控。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我区积极开展食品药品安全检验检测。截止目前已完成检验检测647批次,合格6292批次,合格率98。5%。其中定量537批次,占完成任务的2。47%,合格率93。69%。定性55批次,合格率96。8%。同时,并每月及时在政府的网站发布5个以上批次的检测结果,及时温馨提示辖区内广大居民消者。充分运用好检测结果,将其作为风险等级管理,“黑名单”制度的有力依据。
4、科学完善应急机制。进一步完善了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健全了统一指挥、处置高效的应对机制。严格了应急值班制度,实行365日昼夜值班,落实带班领导和工作人员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安全应急不留空档。规范了安全事件息发布制度。确保本年度全区食品药品安全事故“零发生”。
(二)创新举措,着力抓好培训和宣传。
一是抓主体培训,强化主体责任,提高监管能力。针对我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点面广、任务量大的实际情况。今年组织了全区街道、社区专干、协管员、息员约2人,进行培训考核。同时组织了43家医疗机构举办了“2xx年全国安全用药月宣传暨医疗机构培训会”,增强了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强化了企业主体责任。二是抓主题宣传扩大影响。利用重要活动,突出食品安全宣传主题,不断扩大食品安全工作的影响。6月6日,开展了以“尚德守法,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法制水平”为主题的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5月日,我局开展了以“关注食品安全、享受健康生活”为主题的食品安全知识讲座,约3名离退休老干部参,反响良好。2月4日,我局在侯家塘红旗法制广场举行“2。4国家宪法日暨食品安全宣传日活动”等。同时,利用重大时节开展各类主题宣传活动,如“3。5消者权益日”、“3。3全国投诉举报宣传日”和“月日《新食品安全法》生效日”等,不断扩大食品安全工作的影响。今年,全区共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咨询活动48次,媒体播放宣传报道9篇,向市、区报道息73条。
(三)铁腕整治,筑牢安全屏障。
今年已开展两节两会、高桥和红星市场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四小”整规专项整治、春季学校(幼儿园)食堂及校园周边、农产品质量安全行、“三考”期间食品安全监管以及中药、中药饮片、医疗器械等近5项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
、重点开展“四小”整规专项整治。
按照要求,我区于4月28日召开了“四小”整规专项行动动员大会。会后各街道(镇)召开街道(镇)和社区(村)食品专干培训会,明确了排查方法与措施。同时强对街道(镇)的现场抽查督导工作,协助长沙市食品检验检测中心抽样检验,对产品检验不合格的“四小”门店进行严厉查处。据统计,4月—8月底,共检查食品生产工小作坊45家,其中责令整顿规范小作坊25家,劝离5家,取缔小作坊8家,提交承诺书25份,小作坊建档25家;检查小餐饮店许可建档共计993户,其它小型餐饮许可697家,共出动执法人员334人,执法车辆82台;区工商分局共检查小食品经营店2435户,清理规范小食品经营店459户,查处开展监督抽检食品69批次,抽检合格66批次,抽检不合格3批次,查扣问题食品39斤;检查78家单体药店,发现家药店无证,已经责令关停;检查小诊所35家次,责令整改5家。
2、积极开展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整治。
在春季、秋季入学及相关重点时段,我区开展了校园食品安全专项督查,切实实现对学校食品安全隐患的“零容忍”。今年,已对区内所有的幼儿园、中小学、大中院校开展了两轮次以上的督查,共检查学校(含托幼机构)食堂99家,其中大中专院校3所,中小学6家,托幼机构26家,学校内超市36家,校园周边食杂店37家。今年月份在我局新组建之初,开展了冬季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对全区校园及周边重点开展食品安全风险排查,确保广大师生饮食安全。
3、强高桥、红星两大市场及红星冷库重点区域专项整治。
为进一步强红星、高桥市场及红星冷库食品监管力度,强了对该区域的人员配备。除了增强日常巡查的频次和力度外,为确保节日特殊时期的食品安全,我局联合相关街道对高桥、红星市场开展为期个月(月5日至2月5日)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整治期间,共出动执法人员424人次,检查食品经营户458家。对高桥商贸城7家问题较为突出的腊制品经营户进行了查处,查获问题腊制品995。2斤。这次专项整治震慑了经营者违法违规行为,切实维护食品市场消秩序,得到了长沙晚报等媒体正面报道。
4、全面开展中药、中药饮片专项整治。
我区现有35家单体药店(含跳马镇)、县级以下医疗机构43家医疗机构(其中社区卫生服务机构69家、诊所73家、门诊27家、村卫生室27家、二级以下医疗机构35家)。在明确事权后,我局克服人少事的困难,将全区3个街道(镇)分成2组,组织开展专项检查工作。今年检查整治一级医院、门诊部(诊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村卫生室等共计432家、单体药店5家,现场责令存在问题的8家医疗机构进行整改到位,通过检查,规范了药店、医疗机构的药品经营使用行为。
5、逐步开展医疗器械专项整治。
一是根据市局要求开展“装饰性彩色平光隐形眼镜(美瞳)经营门店专项整治行动,共检查6家次;二是开展避孕套质量安全管理专项整治行动,共检查门店2家次;并由我局牵头、街道配合开展了检查,共出动执法人员2人次,检查单位2家,对存在问题的27家单位下达了责令整改通知书;三是开展“体外诊断试剂”专项整治行动,共检查8家。
6、全面开展“四查”整规专项整治。
按照要求,今年我局积极稳妥开展了“四查行动”。逐步建立与完善了食品、药品、保健食品、化妆品、医疗器械的基础数据库,目前已检查餐饮门店999家、药店53家、诊所26家,食品工小作坊88家,食品流通店6家,化妆品经营主体7家;医疗器械经营主体9家。今年在市局的指导下,结合实际,我区保健食品、化妆品的企业重点分布在高桥大市场,其中化妆品批发企业35家,连锁美容美发机构98家,单体美容美发门店23家,连锁专卖专营店22家,单体专卖专营店4家,共计526家;保健食品批发企业76家,经营保健食品的单体药店(不含连锁)6家,保健食品经营企业4(另有3家企业经核实原址已不经营),共计226家。
7、大力开展冬季食品安全专项整治。
为进一步增强市民的食品安全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进一步掌握区内食品及相关产品的生产经营状况,重点开展食品安全风险排查,强食品安全风险全面监控,开展重点区域、重点环节、重点时段食品安全隐患整改,为我区食品安全奠定坚实的基础。2xx年月日开始,依据“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全程控制、社会共治”的原则,我区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冬季“食品安全知识大宣传、安全风险大排查、安全隐患大整治”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目前,各街道(镇)正在对辖区内食品经营户进行一次全面摸底和排查;同时开展食品安全风险分级,进行分级监控。
(四)畅通渠道,健全快速协同处理机制。
一是健全投诉举报机制,畅通举报渠道,落实有奖举报制度,推动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在各社区宣传橱窗示24小时投诉举报热线,拓展社会监督和群防群控途径。共受理消者投诉举报共计26起,其中直接投诉7起、上级交办函5起、2345市民箱36起、区长箱2起,处理率%,兑现奖励4元。对已核实违法行为采取了相应处罚,并督促相关单位回访复查,确保执法效果常态化。
二是强化案件查处力度。—月份,共完成行政案件73件,罚32。万元,向安部门移送案件2件。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组建后率先在全市内五区开展了行政处罚办案工作。
三是做好药(械)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今年以来,我局强了对辖区各类医务人员的药(械)不良反应相关知识培训。截止月27日,我区共报告39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其中一般报告68例,新的严重报告7例,严重报告3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77例,其中III类医疗器械47例,严重报告34例,报告及时反应迅速,超额完成市局分配的年度任务。
四是积极回应“民意快线”反映问题。全年共接到“民意快线”群反映问题3批次5件,做到了领导重视、快速整改、及时回应,群的满意度不断提升。第三季度民意测评,我局荣获区职能部门满意度第一名的佳绩。
(五)规范管理,实施全程监管精心打造豆制品放心工程。
为保证市民能吃上放心豆制品,全力推进豆制品集中工基地建设。一是全面调查摸清底数。对区内原32家豆制品作坊进行复查,对现存的2家作坊强了政策宣传和引导,并对不符合要求的4家作坊进行了打击取缔,二是借助市场集中招商。组织有意向的作坊业主到基地进行实地观摩,采取以会代训形式进行了相关政策和知识的培训,共发放宣传手册和资料5余份。最后,确定了符合条件的2家作坊及时集中入园严把“入园关”。三是切实规范生产经营行为,确保豆制品质量安全。大了日常监督管理,结合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节假日重点时节开展检查,促使基地改善其生产环境,真正让基地和作坊业主承担起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严把“责任关”。四是强化检测,全程监管。我们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中检集团进行全方位、全过程抽检,以先紧后松、按期推进的形式抽检,并将检测结果在政府的网站、基地宣传栏、豆制品基地群上示。今年共出资2万余元开展了4个批次的检测,合格率均为%,通过强化检验检测,使豆制品安全风险得到有效防控严把“质量关”。目前,基地还有2家作坊集中生产工,每天使用黄豆5斤。
二、明年工作重点
2xx年,我局将紧密围绕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以增强监管能力、完善监管体系,建立科学监管制度为核心,全面开展区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主要想法是:
一是科学监管,夯实基层基础。结合我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现状,将进一步抓好我区食品药品监督体制改革工作,充分发挥监管队伍的作用,强化业务学习和培训,增强食品药品应急管理能力、开展各类专项督查,提高队伍的监管能力,重点明确落实食品安全属地责任、市场企事业主体责任、政府职能部门监管责任,充分发挥食品行业协会,消者协会和组织的监管作用,建立有效的投诉举报制度,推进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夯实基层监管力量,确保监管全面覆盖,消除监管盲区;建立科学的食品药品安全绩效考评制度,确保责任落实。
二是强日常监管,强化专项整治。在立足重点环节日常监管的基础上,继续抓好重点领域、重点时段的专项整治,并结合我区实际,积极探索高桥、红星两大市场的食品安全有效监管,切实大小作坊“小、远、散、脏”的专项治理,协调相关执法部门从严、从重执法,真正起到“杀一儆百”“以儆效尤”的震摄作用。
总之,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责任重大、任重道远,我们将全面整合区内食品安全监管职能,落实安全监管责任,提高安全监管水平,增强市民安全消意识,有效保障全区食品药品安全,为打造长沙市成为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作出新贡献。
222年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年度总结及222年工作计划篇2一、2xx年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情况
目前,全县现有食品生产经营单位234家,其中食品生产工单位87家、食品流通环节经营单位947家;餐饮服务单位766家,其中学校食堂83家,企业食堂48家,餐馆635家;涉药单位45余家,其中药品生产企业2家、药品零售连锁企业3家、药品批发企业家、零售药店2余家、各级医疗机构32余家。
。目标任务完成和抽样检验工作情况。药品抽样检验任务54批次,完成54批次,不合格药品3批次,已立案查处3件;药品生产、批发企业均已入中国药品电子监管网,零售药店入网数量为家,已完成入网数量9家,未完成入网数量2家,完成率82%;零售药店GSP认证7家药店已完成认证,4家药店还在整改当中;全年药品不良反应任务数55例,完成52例,完成率3%;全年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任务数88例,完成23例,完成26。4%。
2。工作开展情况。一是强了全县医疗机构监管,对药品购销渠道是否合法及药品贮存是否符合温度要求进行日常监督检查,强了基本药物的抽检力度;二是强了药品生产企业的监管,重点对药品生产企业是否按照GMP及药品标准生产药品实施监管,大力推行质量授权人制度,定期对药品生产进行风险评估,确保从源头上保证药品质量;三是强了药品流通市场的监管,以药品购进渠道为重点,打击从非法渠道购进药品行为,严厉查处零售药店超范围经营药品、不凭处方销售处方药及特殊制剂药品的行为。对医疗机构开展了药房规范化建设,强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使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早发现,早处置,药品经营使用规范化建设程度进一步提高。同时,开展经常性的药品安全隐患排查和药品抽检初筛工作。对制售伪劣药品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严厉打击,有力震摄了违法犯罪行为,维护了人民群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四是餐饮服务环节食品以打击无证经营火锅底料,经营超过保质期食品违法行为为重点的专项整治,采取先乡镇后城区,先企业学校后社会餐饮的模式,通过典型案件推动全面执法,促进餐饮服务业证照制度和经营行为的不断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