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2年及本届政府工作回顾
即将过去的22年,是我区创造优异成绩迎接建党周年的特殊之年,是“十四五”开局启航之年,也是镜湖区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今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四区一中心”目标,锐意创新、克难攻坚,较好完成了区十七届人大六次会议确定的年度目标任务。全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35亿元,增长%;一般共预算收入34.9亿元,增长3%;社会消品零售总额442亿元,增长2%;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75元,增长%;节能减排完成市政府下达目标任务。
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坚持稳中求进,筑牢了经济发展“基本盘”
“双招双引”成效显著。立足“链长制”,组建6个招引工作组和7个产业链推进组,高规格推进精准招商、专业招商。倍思科技、中驰车福等22家优质企业成功签约,海行云工业互联网、瑞鲸供应链等87个重点项目相继落户。出台《镜湖区高层次人才服务保障办法》,新增“鸠兹英才”6人、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5个,保腾科技吴英华入选省“特支计划”。新增省企业技术中心家、省技术创新中心家,新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4家。海螺集团2项应用获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起航科技园、大健康产业园、云智数字经济产业园建成运营,新零售产业园、高效物流产业园、仁联总部园区运行良好。人力资本产业园获批全省首家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大砻坊科技产业园顺利举办安徽省第八届工业设计大赛“镜湖杯”专项赛。全区3个产业园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6亿元,纳税近亿元。海螺息荣获“安徽省专精特新冠军企业”称,共生物流入选工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传统服务业巩固提升。启动“乐享镜湖”全民超级生活节,累计带动消9.3亿元。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全年发放夜间电子消券近2万元。华强吾悦广场正式开业,耿福兴等7家企业入选“芜湖老字”。芜湖古城接待游客超63万人次,获评“安徽省旅游休闲街区”和省级服务业集聚区。成功举办芜湖私募股权投资大会镜湖专场洽谈会,芜湖市资本市场研修院在雨耕山金融集聚区挂牌成立。新增省股交中心挂牌企业2家,新引进光大托等类金融企业6家,全区类金融企业纳税超亿元。营商环境全面优化。积极践行“%工作法”,高位推动“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印发《镜湖区企业联系包保服务实施方案》,解决企业问题948个。新增减税降超2亿元,为中小企业提供政银担、税融通、续贷过桥超23亿元。优化涉企行政审批事项48项,开设“跨省通办”专窗,企业设立登记实现一网通办、智能审批。新增市场主体3533户,同比增长近3%。
(二)坚持协调并进,跑出了品质提升“速度”
城市新快起势。始终牢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出台《关于推进人民城市建设的实施方案》《城市新实施方案》。积极开展“规划师进社区”活动,聚焦重点改造片区下沉社区开展走访对接,将居民所盼所需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规划设计改造提升方案。古建筑复兴项目正式启动,太古轮船司宿舍等4处物修缮有序开展。完成房屋征收458户、8.9万平方米,4个“改扩翻”项目快实施,肉厂周边等8个地块形成净地,杨场等3个地块成功出让。车站路等5条道路改造完工,8台既有住宅装电梯投入使用。新增共停车位386个、街头小品5处、绿化面积4万平方米。城市管理规范有序。全面开展轨道交通沿线环境综合提升,实施8条主次干道、背街巷整治。常态化开展明创建“行走镜湖”,发现解决问题4879个。2个老旧小区实现物业组团连片管理。芜湖火车站安全服务往来旅客75万人次。乡村振兴全面启动。镜湖区乡村振兴局挂牌成立。全域开展“五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完成8户农村改厕和9个中心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新建4里“四好农村路”。万胜、天城泵站投入使用,青弋江治理基本完工,建成8亩高标准农田。新增家庭农场4个、专业合作社5家。生态环境稳步向好。全面完成中央、省环保督查反馈问题整改。PM2.5平均浓度控制在35克/立方米以内,空气质量优良率86.5%。胜利渠整治及重点水系补水活水工程启动实施,浴牛塘水系“水清岸绿、鱼翔浅底”项目顺利竣工,34个排水户与市政管网接驳改造基本完工,国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落实落细河湖长制、林长制,零容忍查处违反长江“十年禁渔”案件53件。
(三)坚持携手共进,实现了民生保障“高水平”
投入3.4亿元实施26项民生工程。五件民生实事基本完成:25个老旧小区改造全面收尾,北门口绿色社区改造方案编制完成;2所办幼儿园投入使用,新增办园学位72个,北塘小学二期交付使用,大庆路小学、荆山中小学、东方龙城配套小学、镜湖小学汀棠校区基本建成,赭山小学改扩建快施工;新增备案托育机构8个、婴幼儿托位485个,2所婴幼儿照护中心入选市示范托育机构,“两级中心”前期工作进展顺利;新增城市书房5座;新增城镇就业.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5%。社会保障推深做实。完成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23.4万人、医保参保9.万人。发放低保金4354万元、高校毕业生安家安居补助3673万元、医疗救助255万元、高龄津贴43万元、残疾人“两项补贴”76万元。“弱有所扶”医疗帮扶商业补充保险惠及群2325人次。“难办证”专项治理全面完成,解决萦绕群心头年的一块“心病”。常态化疫情防控有力有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时刻绷紧疫情防控“安全弦”。本市例无症状感染案例发生后,全区党员干部、医务人员闻令而动、迅速响应,在全区人民积极配合下,3天内完成全员核酸检测,未发生例感染事件。规范有序推进疫苗接种,2岁以上人群全程接种任务超额完成,重点人群疫苗强针接种有序推进,3-岁儿童疫苗接种率全市领先,累计接种疫苗98万剂、43.5万人次。社会事业不断进步。教育“双减”工作全面落实,中小学“三心工程”稳步实施,集团化办学有序开展,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比例超85%。镜湖区代表队在第6届全国青少年教育机器人奥林匹克竞赛中斩获“4金4银2铜”。区卫生监督所执法案例入选国家优秀案例,镜湖新城卫生服务中心王业入选全国“苔花奖”十大创新管理人物,弋矶山医院张舜华荣获“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称。新增社区助餐场所2处、全民健身路径258条,完成5户家庭适老化改造,邢家山社区入选首批国家级老年友好型社区,颐乐堂、福龄金太阳获评省第四批医养结合示范点。围绕“庆祝建党周年”开展各类体活动5余场,镜湖区获评22-223年度“安徽民间化艺术之乡”。
(四)坚持共建共治,打出了维护安宁“组合拳”
基层环境稳定。社会治安动态防控力不断提高,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效显著。完成78个综治中心标准化建设,与网格化中心实现一体化运行。57个老旧小区智慧安防与“雪亮工程”、综治视联网互联互通。治理能力持续提升。新培育社会组织36家,邢家山、旭日天都社区获批市级“三社联动”试点社区。通过“街道吹哨、部门报到”解决问题3224个。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重调解“赭山模式”卓有成效,妥善化解访积案89个。安全防线织密织牢。纵深推进“+9+N”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不断健全风险管控“六项机制”,全面开展合用场所、住宅小区消防安全治理,全年未发生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实现食品药品安全“零事故”。此外,年度征兵任务高质量完成,国防、人防、双拥优抚安置工作成效明显,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残疾人、爱国卫生、民族宗教、统计、档案、科协等各项工作取得新进步。
(五)坚持砥砺奋进,推动了自身建设“再强”
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推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正作风、强责任、勇担当、开新局”专项行动见行见效。坚决落实巡视整改责任,持续改进工作作风。全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严格履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认真落实向人大报告、向政协通报制度,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6件、政协提案72件,办结率%。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大政务开力度,主动开息约8条,办理“省长留言”“市长热线”等超个。7×24小时不打烊“随时办”政务服务事项超58个,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8岁高龄补贴申领等个事项实现“全区通办”,镜湖区与苏州相城区开展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战略合作。
各位代表!22年的工作,是本届政府开拓进取、跨越赶超的生动缩影。回首五年,我们始终坚定不移践行新发展理念,较好实现了“十三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顺利推进“十四五”规划实施,为今后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这五年,经济发展在转型升级中行稳致远。坚持保稳促增后劲,地区生产总值由452亿元增长到735亿元,总量稳居全省第一方阵。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有效融合,平台经济、总部经济、楼宇经济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新增3个省级服务业集聚区,易久批、共生物流等一批龙头企业获项国家级荣誉。商贸、金融基本盘持续巩固,化旅游、健康养老等新动能速释放,千年古城建成开放,成为看得见历史、留得住记忆的新名片。“双招双引”如火如荼,营商环境再上台阶,“最跑一次”和政府数字化转型深入推进。市场主体近6万户,占全市比重近/3,民营经济总量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6%。
这五年,城区面貌在建管并举中日新月异。坚持“深耕精耕”,精心描绘“美丽镜湖”画卷。在房屋征收、老旧小区改造等惠民实事上切实回应了群期盼。累计完成房屋征收37万平方米、回迁安置44万平方米,展现了大建设的“镜湖速度”。深入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拆除各类违法建设6.6万平方米。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果持续巩固,PM2.5、优良空气达标率、水环境质量、主要污染物排放削减率等约束性指标全部达到省、市考核要求,明城市创建顺利通过复评验收,城区人气质和市民明养同步提升,生态底色越来越靓。
这五年,民生福祉在普惠共享中日益增进。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累计投入2亿元滚动实施45项民生工程,有效解决了教育、医疗、养老等一大批群急难愁盼问题。新增城镇就业5.5万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居全市首位。持续大学前教育和中小学教育投入,建成中小学、幼儿园5所,有力推进民办园转办园和普惠园,顺利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复评。医疗卫生养老化事业走在全市前列,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成效初显,养老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区化馆、区图书馆蝉联国家一级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效显著,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群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这五年,执政能力在守正创新中不断提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巩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纵深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健全重大事项决策程序,政务开标准化水平不断提升。严格落实向区委请示报告制度,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政协提案。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放管服”成效显著,“互联网+政务服务”持续向基层末梢延伸。坚持政府过“紧日子”,一般性支出累计压减近7万元。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权力运行监督制约得到强化,营造了清正廉洁、实干担当的政务环境。
各位代表!五年风雨,五载耕耘。我们顶住了经济下行的压力,经受住了疫情汛情的考验,干成了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大事,攻克了一批啃骨头、拔钉子的难事,办成了一批顺民意、惠民生的实事。我们深深体会到,“党的领导、凝心聚力”是我们干事创业的根本保障。始终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到高质量发展的方方面面,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徽作出的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统揽全局,调动一切因,团结一切力量,形成了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把准方向、精准决策”是我们不断前进的重要法宝。始终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牢牢把握国家重战略叠的重要机遇,强前瞻性思考、系统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局中找准“母城”定位,在发挥比较优势中体现镜湖担当。“人民至上、践行宗旨”是我们正确抉择的思路源泉。始终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带着情怀、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努力办好事关群生存发展的“头等大事”和影响百姓日常生活的“关键小事”,让人民群的幸福指数跑赢GP增速。“苦干实干、担当奉献”是我们谋事成事的关键所在。始终坚持用事业凝聚人、用制度激励人、用氛围感召人,把心思向“谋实事”上聚焦、把精力向“干实事”上用劲,从夯基垒台到积厚成势,再到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实现了由“量”到“质”、由“形”到“势”的积极转变。
各位代表!五年发展备受瞩目,五年成就令人鼓舞。这其中饱含着市委、市政府的深切关怀和方向引领,得益于区委的科学谋划和统筹领导,得益于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凝聚了全区干部群的集体智慧和辛勤汗水。在此,我谨代表镜湖区人民政府,向全区48万人民,向关心、支持我们工作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驻区部队、政法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镜湖区发展的企业家、投资者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