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罗平县政府工作报告

2022-12-08 21:49:40 132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我们顽强拼搏、不懈奋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胜利

过去五年,是罗平乘风破浪、追赶跨越的五年。五年来,全县上下在县委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省政府曲靖现场办会精神,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脱贫攻坚夺取全面胜利。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五年共投入扶贫资金49.7亿元,全县4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74户4242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42户4424人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搬出幸福新生活,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成为云南首批、曲靖首家脱贫摘帽县。贫困群出行、喝水、用电、通、上学、就医、住房等问题得到基本解决,脱贫地区整体面貌焕然一新,兑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的庄严承诺。沪滇扶贫协作成效显著,累计投入帮扶资金近.4亿元,实施帮扶项目5个,为罗平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重要贡献,携手书写了新时代的山海深情。乡村振兴迈出坚实步伐,机构队伍和体制机制平稳过渡,旧屋基乡村振兴示范乡、3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稳步推进,云上花海乡村振兴田园综合体建设初显成效,长底乡列为全国民族乡村振兴试点,干部规划家乡行动有序推进,探索乡贤治村新模式,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二)经济发展取得重大成就。沉着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世纪疫情,奋力推动改革发展,交出了一份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答卷。年末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亿元,是26年的.9倍,年均增长9.8%;规模以上工业增值年均增长2.8%;一般共预算收入8.4亿元,其中税收收入5.6亿元、实现翻番,综合财力从26年的3.9亿元提高到22年的36.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567.2亿元,年均增长7.2%,荣获28年全省县域经济跨越发展先进县、29年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强县,22年位列西部百强县第74位。高端食品基地建设成效显著,粮食生产连年丰收,新建高标准农田3.3万亩,补充耕地.4万亩,累计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7个,培育农业龙头企业73户,生猪规模化养殖率达32.%,被认定为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全省一县一业特色县,罗平小黄姜入选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产品,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速转型。绿色能源产业不断壮大,水电风电总装机容量突破4万千瓦,煤炭产业转型升级焕发新的生机。产业园区获批为省级产业园区,完成园区道路25里、标准化厂房5.6万平方米,累计入园企业8户,园区工业总产值突破亿元,获评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园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省级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全域旅游快发展,打造国家3级以上景区4个、省级旅游名镇2个、省级旅游名村5个、中国传统村落3个、乡村旅游示范村个,鲁布革布依风情小镇获云南省特色小镇命名,创成首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游客接待量、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长7.2%、26.7%。

(三)城乡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县城建成区面积2.6平方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9%,五年提高4个百分点。改造城区主次干道9条,打通断头路4条,打造民族特色街区5条,新增城市绿地3.万平方米,获评云南省美丽县城、云南省明城市、云南省推进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工作突出县,全国明城市创建通过第一轮测评验收。城市经济活力增强,金花玉湖城市会客厅、方圆荟购物中心、东风时代广场、智慧停车系统建成运营,商品房销售面积73.9万平方米,5个烂尾楼有序盘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成效显著,完成人居环境综合治理村836个,打造美丽宜居示范村29个,改造农村户厕9.4万座,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5%、75%。基础设施大幅改善,罗八高速路一期、江召高速路、麒师高速路建成通车,富罗高速路即将开工建设,罗平通用机场完成场址论证,新建改建农村路7里,实施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25里,创成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阿岗水库下闸蓄水,牛街河水库主体工程完工,县城第二自来水厂建成投用,城乡供调水一体化工程快建设,湾子水库除险固工程开工建设,罗师大型灌区工程进入设计阶段,荣获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鲁西背靠背换流站、直流异步联网工程建成运营,升级改造农村电网396.6里,受益农户678户。4G网络实现全域覆盖,建成5G基站282个。

(四)生态环境美丽宜人。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明思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中央和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及回头看交办反馈问题得到有力整改,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7%,集中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市控以上河流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认真落实河(湖)长制,龙王庙水库、万峰湖、桃源小河、污水等治理效果显著,创建美丽河湖6个。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产业园区污水处理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建成运营,学田污水处理厂完成提标改造,淘汰落后产能9吨、黄标车393辆,关闭退出非煤矿山8座,单位GP能耗累计下降24.7%。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厉打击违法用地、违法建设行为,累计排查整治两违建筑84.8万平方米。深入开展国土山川绿化和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全面建立县、乡、村三级林长体系,完成营造林34.2万亩、石漠化治理4.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7.2%。

(五)发展动力活力显著增强。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完成,殡葬改革取得重大成果,务用车、供销、国资国企、财税金融、农业农村、教育、医药卫生等改革深入推进,县开投集团组建运营,获2用评级。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最跑一次事项比例达%,网上可办率达%,企业开办实现全程网办、一日办结,项目审批时间大幅压减,服务企业三项制度有效落实,营商环境大幅改善,市场活力不断增强。五年新增市场主体2.7万户,市场主体总量达3.9万户,注册资金237.3亿元。民营经济增值达66.2亿元,占GP比重53%。招商引资成效显著,累计签约项目6个,引进到位资金33亿元。谋划储备重点项目78个,总投资2863.8亿元。争取到位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2.7亿元,位列全市第一。科技创新明显进步,培育高新技术企业6户,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2个。质量强县建设深入推进,注册商标2259件、中国驰名商标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7件、农产品地理标志件。全面落实纾困惠企政策,累计为市场主体减负5亿元,清偿民营中小企业账款4.3亿元。强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化解政府隐性债务.亿元,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从26年的4%下降到22年的2.6%,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六)民生福祉大幅改善。始终把造福人民作为最重要的政绩,五年民生保障支出4亿元,占共财政支出78.%。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基本养老、失业、工伤、基本医疗和生育保险参保率不断提高。累计发放惠农补贴资金2.8亿元、养老保险金23.4亿元,医保基金支出26.3亿元,减困难人群医疗保险4655.4万元。城乡低保保障92户2649人,特困供养4户78人,累计发放低保特困救助资金5.亿元。城镇新增就业.8万人,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68万人次。预计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43元、962元,年均分别增长7.9%、9.9%。改造农村危房3232户、棚户区332户、老旧小区22.2万平方米,阿岗水库297户移民全部妥善安置。积极推动有学上上好学转变,投资7.亿元实施幼儿园、义务教育薄改、普通高中等新建改建项目3个,学前三年毛入园率提高4.9个百分点,基本实现一村一幼、一乡(镇)一办、一县一示范目标,大班额全面消除,义务教育实现基本均衡发展,罗平四中、五中建成投用,破解了高中教育瓶颈,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提高7.6个百分点。实施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升。职业、民办、特殊教育实现共同发展。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全部达标,县人民医院晋升三级医院,县中医院通过二甲医院复审,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县域就诊率达99%,荣获国家中医药工作先进县,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整体水平走在全省县级前列。化事业和化产业蓬勃发展,共化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七)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累计核查涉疫地区入罗人员2.9万人,接种新冠疫苗92.2万剂次、覆盖49.4万人,确保了人民群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派员组队驰援湖北、增援边境,为抗疫大局作出了积极贡献。强民族团结,深化双拥共建,创成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7个,蝉联四届全省双拥模范县。持续深化平安罗平建设,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各类刑事案件下降27.5%,命案下降44.9%,人民群安全感满意度大幅提升。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重大成果,成功打掉黑恶势力犯罪团伙2个,抓获团伙成员35人,破获各类刑事案件24起,维护了社会平正义。第四轮禁毒和防艾人民战争取得显著成效。社会矛盾风险得到有效化解,访退三目标如期实现。深入推动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不断提升。

(八)政府自身建设全面强。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强党章党规党纪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定理想念,坚守初心使命。持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建议5件、提案496件,七五普法通过省级验收,审计监督有力有效。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持之以恒纠治四风,持续为基层减负松绑,务实重干、担当作为蔚然成风。坚定不移正风肃纪,严肃查处群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快构建,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快形成。

扎实推进统计调查、库区移民、广播电视、档案史志、国防动员、退役军人、拥军优属、民族宗教等工作,大力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联、工商联、科协、残联、慈善事业发展,各方面工作均取得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五年的发展历程非同寻常。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和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我们以坚韧不拔、移山填海的意志品质,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啃下了一块又一块硬骨头,打赢了一场又一场攻坚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

各位代表!奋斗充满艰辛,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上下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广大干部群,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人民团体、离退休老干部、医务工作者、社会各界人士,向武警官兵、人民警察、消防救援指战员、驻罗单位、驻罗部队,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崇高敬意!

回顾五年的拼搏历程,我们深刻体会到: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自觉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时刻同党中央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对标对表,才能确保各项事业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才能赢得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必须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干到底,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大抓招商、大抓营商环境,才能不断开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局面。必须把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以机制创新激发干部担当作为,才能开辟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境界。必须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之路,我们未来的发展空间才会越来越大,发展道路才会越来越宽,发展步伐才会越来越快,发展质量才会越来越好。必须统筹发展和安全,树牢底线思维,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才能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行稳致远。必须把抓落实作为政府工作的生命线,万一心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发扬钉钉子精神,才能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必须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全面强政府系统党的建设,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全局,不断增强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组织力、社会召力,才能好地凝聚民心、集中民智、汇聚民力、促进发展。

我们也清醒看到,罗平仍是欠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支撑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基础还不牢固。主要表现在:制造业缺失,农业产业化、市场化水平不高,高端食品工不足,打造全域旅游还任重道远,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滞后,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现代产业体系尚不健全;民营经济发展不充分,县域经济、园区经济不强;市场主体偏少,工业基础薄弱,财源建设滞后,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城镇化水平不高,城市服务功能不强;市场化程度不高,市场要、土地林地等服务要、环境要保障不足,营商环境需要大幅提升;城乡差距、收入差距较大,实现共同富裕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贫困群脱贫水平较低、标准不高,致贫返贫风险依然存在;教育、医疗、养老、扶幼等基本共服务仍有不少短板要补;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基础尚不稳固,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任重而道远;重点领域安全隐患不容忽视;人才短板凸显,干部队伍担当精神,改革、开放、创新意识,推动发展的本领和抓落实的能力都需要进一步增强;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同时,疫情防控形势对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对于上述问题,我们必须清醒面对、全力破解。

二、今后五年,我们真抓实干、开拓奋进,阔步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今后五年,是罗平全面建设现代化的关键五年。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双循环格局催生经济发展新动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速转移,有利于我们借势借力发展。全省聚力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实施滇中崛起战略,快推进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有利于我们把资源、区位优势快速转化为发展优势。全市快建设先进制造基地、高端食品基地、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和云南副中心城市,我们只有把全县的发展主动融入到全市、全省、全国的大局中,才有利于我们把准发展方向、释放发展潜力。新阶段我们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好,发展机遇也越来越。同时,全县上下人心思进,抓发展干劲十足。我们要把握好大局大势,坚定心决心,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担当新使命,努力交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新答卷!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省委省政府曲靖现场办会和市第六次、县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以全域旅游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旅游和工业双轮驱动,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着力快新型城镇化,着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着力强生态环境保护、民生事业发展和社会治理,建成高端食品基地、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推动健康生活目的地、先进制造基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奋力谱写中国梦的罗平篇章。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建议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值年均增长2%以上;社会消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2%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以上;地方一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5%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

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坚定不移突出产业兴县,推动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聚焦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坚持两型三化方向,快构建迭代产业体系,做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产业支撑。

全面打造全域旅游。做优健康生活目的地牌,编制实施全域旅游五年行动计划,推进旅游高质量发展两高两新专项行动,招引高质量旅游项目,培育高标准旅游主体,做好高水平旅游营销,营造高品质旅游环境,实现景区专业化运营,快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步伐,推动罗平成为人人向往的健康生活目的地。围绕补齐吃住行游购娱短板弱项,强景区景点开发,深化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建成一批高端酒店、精品民宿,打造体育园,全面提升旅游服务品质。推动农业、体、工贸、康养与旅游融合发展,发挥优势,做足章,做美景线,融入元,活化“”灵魂,延伸旅游产业链、价值链,丰富旅游产品供给。强与周边区域旅游协同发展,实现资源共享、产品互补、客源互流。旅游综合收入突破28亿元,带动服务业增值突破2亿元。

发展壮大新型工业。做强绿色能源牌,抢抓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机遇,深入推进绿色能源与绿色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推进绿色能源、有色金属、新型建筑建产业融合发展,绿色能源产业产值突破45亿元、有色金属产业实现产值8亿元、新型建筑建产业产值达到3亿元。快建链、延链、补链、强链行动,依托罗平有色金属产业优势,聚焦生物制品、绿色铝、绿色硅、汽车零部件、新能源电池、金属型等方向,开展精准招商,快补齐工业短板。推进煤矿五化建设,推动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煤炭产业产值突破5亿元。实施园区优化提升行动,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和要保障,创建绿色低碳示范园区、高新技术示范园区,园区工业总产值突破3亿元。到226年,工业增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先进制造业增值占工业增值比重达到8%。

打造高端食品基地。做特绿色食品牌,推进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建设,实施一二三行动,推动罗平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农业总产值突破8亿元。用工业思维谋划农业发展,建设高端基地,推进高端工,打造高端品牌,高端食品制造业产值突破亿元,农产品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紧扣打造全国油脂工中心、全国小黄姜工交易中心、全国一流生猪养殖和肉制品工中心目标,培育壮大现有龙头企业,引进一批国内同行业中领先的企业,新增省级和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户以上。强地理标志培育保护,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培育特色农产品品牌,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2个以上。快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培育一批冷链物流运营服务主体,完善农产品市场网络。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新建高标准农田3万亩,确保粮食安全。

推进数字罗平建设。制定实施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快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推进资源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把数字经济打造成为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全面建设数字政府,打造全面网络化、高度智能化、服务一体化的现代政府治理形态。快大数据中心建设,推进数字技术在共服务、城市治理、乡村振兴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快建设数字社会,基本建成新型智慧城市。快新一代息基础设施建设,5G网络县域覆盖率达到%。

(二)坚定不移强化创新引领,蓄积快跨越发展新动能。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促进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好结合,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

用创新为发展赋能。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5户以上,新增高新技术企业8户以上,支持创新型中小企业。引导全社会大研发投入,实现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全市平均水平。推动人才创新,深入实施现代产业人才建设工程”“情归珠源人才计划”“双招双引工程,扎实做好产业、教育、卫生等重点领域人才引进培养工作,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扎实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实施市场主体倍增计划,新增市场主体4万户以上,推进大创业万创新,让市场主体起来、活起来、大起来、强起来。

用改革为发展固本。全面实施营商环境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大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打响罗平服务营商环境品牌。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全面实施证照分离改革,为企业提供最优服务。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现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推动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提高财税运行质量。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大金融支持力度,推动县开投集团发展壮大,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巩固推进农业农村改革,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深化地方金融改革,完善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体制机制。深化殡葬改革成果,提升惠民殡葬服务管理水平。强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和平竞争审查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用开放为发展翼。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省、市发展战略,全面融入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借力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经济圈、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等战略机遇,推进高水平、大力度开放,努力成为强大国内市场与南亚东南亚市场之间的重要节点。顺应产业西移、资金西进大势,聚焦重点产业、重点区域,精准绘制产业招商地图,强化定向招商、专业招商、以商招商、市场化招商,吸引企业和企业家到罗平投资、到罗平发展,力争招商引进项目65个以上,引进到位资金不少于5亿元,招商引资项目实现固定资产投资不低于5亿元。

用项目为发展增势。提高项目工作水平,盯着项目干、围着项目转,以高质量项目推动高质量发展。精准对接国家、省、市政策投向,围绕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生态环保、基础设施、民生改善等重点领域,实行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具体化,谋划储备重点项目4个以上,总投资规模不低于8亿元。健全落实重点项目县级领导包保、专班推进、督办交办、现场观摩等工作机制,持续掀起大干快上项目热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亿元以上。积极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发挥投资拉动效益,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2年罗平县政府工作报告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120625.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