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计划(8767字)
2021年是“十四五”时期的开局之年,我局认真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XX市人社局的关心指导下,紧紧围绕年度目标任务,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狠抓落实,践行为民办实事的宗旨,将党史学习成效转化为“办实事、开新局”的工作实效,扎实有效地推进各项工作,人社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现将2021年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2021年工作亮点
今年以来,我局荣获“2020年XX市脱贫攻坚先进集体”、“2021年XX人社窗口单位业务技能练兵比武活动三等奖”、局办公室荣获“XX市巾帼文明岗”称号、冯晓、李菊同志分别荣获XX区优秀共产党员,XX区优秀党务工作者等奖项。
二、2021年重点工作及成效
(一)就业创业工作富有成效。
今年我区城镇新增就业3603人,完成年任务3400人105.97%;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735人,完成年任务900人的81.67%;就业困难人员就业395人,完成年任务400人的98.7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4008人,完成年任务4100人的97.76%;目前累计已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9608人次,占年任务10000人次的96.08%。
1.开展专项活动,促进各类人员充分就业。根据企业的用工需求,搭建有效的用工服务平台,组织开展“民营企业招聘月”、“民营企业进高校”、“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等活动,采取加大招聘频率等多种措施为企业和求职者提供服务,今年我区累计收集工业企业、就业扶贫车间等100多家企业5000多个岗位信息,累计推送企业用工信息27期,发布网络招聘信息120多条,印发致外出务工朋友们的一封信、企业招聘信息、春风行动手册、就业创业政策手册等各类宣传资料30万份(册),制作XX区企业招工公益宣传片一部,累计举办线上线下就业招聘会8场,入场招聘企业200家次,提供岗位4000多个,入场应聘人员2500多人,达成就业意向600多人。
2.加大扶持力度,推进各项稳就业政策落地生效。全面落实各项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今年已累计支出就业补助资金5637.08万元,其中:社会保险补贴1679.9万元,农民工就业创业补贴373.98万元,城镇公益性岗位补贴388.62万元,扶贫公益性岗位补贴2390.97万元,创业孵化基地及孵化企业补贴275.57万元,就业见习补贴154.55万元,有效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和贫困劳动力等各类群体就业,确保就业局势总体平稳。
3.强化服务,助力企业稳岗留工。为解决企业缺工问题,我局深入缺工企业和乡镇调研,截至9月底统筹各乡镇(街道)、人力资源中介机构累计组织输送了11831人到缺工企业应聘,入职3443人,有效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难”“招工难”的问题。今年1月份,我区出台针对规上工业企业稳岗留工招工的奖励方案,发放稳岗留工招工奖励。今年2月份向38家规上工业企业外地务工人员1004人发放留贵过节红包50.2万元,有效助力企业稳岗留工及达产超产。
4.突出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技能。全面推行“职业培训券”、“以工代训”和各类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劳动者由普工型向技能型人才转变。截止至2021年9月份累计培训各类人员9608人次,通过培训不断提高劳动者技能,促进稳岗稳就业。
(二)社会保险工作取得新突破。
1.推动基本养老保险扩面征缴。我区基本养老保险全民参保任务数为522392人,入库率达90%以上即达标。截至9月30日,我区基本养老保险全民参保人数为483798人,入库率为92.64%。
2.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工作情况。截至9月底,我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应参保人数325619人,实际参保人数为361856人,参保率104.14%。截至9月底,累计发放养老待遇488069人次,其中9份领取待遇54333人,共发放养老金7044.08万元。
3.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工作情况。XX区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共331家,在职参保人数7567人,退休人数2865人。1-9月职业年金归集96030人次,共2721.94万元。1-9月累计发放养老待遇25876人次,涉及发放金额13797万元,其中9月份领取待遇人数为2865人。
4.被征地农民参保工作情况。认真审核自然资源部门交来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方案以及被征地农民参保资格材料,根据实际情况认真做好我区项目建设用地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报批方案和实施方案。1-9月,我区累计发放被征地农民养老待遇15423人次,发放金额为1399.57万元;发放申领一次性养老补贴631人,发放金额189.30万元。
(三)脱贫工作务实有力。
1.扩大就业渠道,创建扶贫车间和开发公益性岗位。强化就业政策向贫困户倾斜力度,累计创建扶贫车间60个,提供就业2500多个,全区35个贫困村实现就业扶贫车间全覆盖,目前开发扶贫公益性岗位安置贫困劳动力1849人,非固定扶贫岗位安置211人,有效扩大了脱贫人口就业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