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推进“三不”的理论贡献与实践路径

2022-09-03 14:27:40 122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一体推进“三不”(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是新时代管党治党的重大方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具有重大理论贡献:贯彻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现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要求,揭示了全面从严治党基本规律。一体推进“三不”必须把握多主体协同治理规律,将协同要求贯穿于组织体系、运行机制和制度建设等方面,基本策略与路径包括:构建以党内监督为主导的多主体协同体系、党中央主导的纵向与横向协同体系、纪检监察机关执纪执法一体体系,不断完善组织体系;处理好顶层设计和分层对接,构建一体推进“三不”的协同机制和反馈调节机制,不断健全运行机制;把一体推进“三不”贯穿于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建设中,不断加强制度建设。

正文

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以下简称“三不”)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管党治党实践中形成的基本经验、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是管党治党的重大方略。一体推进“三不”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是对传统管党治党和腐败治理模式的体系化升级,蕴含着重大理论贡献和实践意义,必须从整体上科学把握与全面推进。

1

一体推进“三不”的提出与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以政治家和战略家的远见卓识,把反腐败纳入更加宏观的政治体系和政治发展战略之中,从顶层设计谋划惩治腐败的长久之策,从治理层面设计惩治腐败的有效举措,从战略层面统筹考虑惩治腐败的集成效果,突出新时代惩治腐败的系统性、集成性、治本性。

(一)规律认识:从侧重治标到标本兼治

从不敢、不能到不想,是一个从侧重治标到标本兼治、从外部高压到自律自觉的过程。2004年8月,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就明确提出了“三不”,强调:“我们要不断强化‘不能为’的制度建设、‘不敢为’的惩戒警示和‘不想为’的素质教育,努力把反腐倡廉的工作抓实抓细。”[1]2013年1月,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三不”的目标任务,要求“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2]2014年1月,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发展“三不”思想,首次明确提出“形成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有效机制”。这次的重大变化是将“不易腐”变为“不想腐”,“不想”着眼于产生问题的深层原因,注重从思想根本上消除贪腐之念,一字之差,涵义深远。同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正式提出“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与之前相比,“三不”由“倒序”变为“顺序”,把“不敢”作为实现“不能”和“不想”的前提和基础,更加符合思想意识发展和腐败治理规律。2017年10月,“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写入党章。

(二)责任主体:从党内监督到党和国家监督体系

全面从严治党和腐败治理是一个由多个参与主体、多类制度措施、多重作用机制构成的综合系统,其责任主体包括党内监督主体、国家机关监督主体和社会监督主体。党的十八大以来,一体推进“三不”的责任主体实现重大拓展。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作出部署。2016年10月,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及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对健党内监督体系作出全面部署,同年11月党中央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将“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正式写入全会报告。2020年1月,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党内监督为主导,推动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财会监督、统计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3]这就要求一体推进“三不”必须把握多主体协同治理规律,对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各个主体关系进行合理制度安排,形成党内监督为主导、纪委监委引导推动、其他监督主动参与,互动协同、联动贯通的协作结构,促进主体以互动贯通的方式调适行为、开展合作,共同完成管党治党和腐败治理目标。

(三)方法策略:从单兵作战到系统协同

党的十九大之后,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但一些深层次体制机制矛盾依然存在。这就要求腐败治理必须从应对式的措施层面上升到整体性、协同性和系统化的体系建构层面,从根本上改变权力运行的政治生态。2019年1月,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正式提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强调“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是一个有机整体”,要求“打通三者内在联系”。[4]实践证明,全面从严治党和腐败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各个领域、各类要素的综合反映和系统呈现,不是通过某几个领域和环节的治理措施简单相加或机械地采取某一项措施就得以有效治理。它的系统性和整体性的内在特质决定了必须通过系统治理、一体推进才能取得整体效果和治理合力。这就要求,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和腐败治理,在治理体系上,必须实现党统一领导、系统集成、有机贯通;在治理能力上,必须增强治理的协同性、治本性、高效性;在治理路径上,必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和腐败治理的顶层设计的科学有效、治理主体的协同配合、治理机制的统筹联动、治理效果的联动集成。

(四)覆盖范围:从反腐败斗争到全面从严治党

2020年1月,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仅是反腐败斗争的基本方针,也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方略。同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2021年1月,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坚定不移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目标。”[5]这一系列重要论述,是一体推进“三不”的再一次理论升华。一体推进“三不”,深刻洞察了管党治党的基本规律和推进路径,是实践证明适用于全面从严治党各方面、各领域的科学思路和方法策略。党的十八大以来,党有效运用一体推进“三不”这个重要方略,实现全面从严治党有目标、有方法、有策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历史性、开创性成就,实现从里到外的深度变革和革命性重塑。一体推进“三不”作为一种主动预防式而非被动应付式治理方式,对管党治党和腐败治理都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在一体推进“三不”的引领下,全面从严治党和腐败治理各项措施更具预见性和导向性,战略规划、战略目标、战略任务和战略举措更加明晰,推动建构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的管党治党和腐败治理体系。

2

一体推进“三不”的理论贡献

一体推进“三不”,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具有重大理论贡献:贯彻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现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要求,揭示了全面从严治党基本规律。

(一)贯彻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体推进“三不”的理论贡献与实践路径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10664.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