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的经验总结

2025-05-21 16:40:43 121
联系客服提示-笔笔文库

今年以来,X县紧扣县内群众就地就近就业意愿强烈的现状,大力推进零工市场建设,以即时快招服务为核心驱动,技能提升与权益维护服务为关键支撑,匠心构建“1+1+1”服务模式,为灵活就业群体与企业搭建起高效对接的服务平台与“供需桥梁”,在促进就业、保障民生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现将相关经验总结如下,并对后续创新发展提出展望。

一、搭建实体平台,构筑就业“服务港”

基于阵地建设战略考量,于县城核心区域精准选址,此地人员往来密集、零工汇聚频繁且交通网络畅达,以此为依托打造一体化、专业化、综合性零工市场。功能布局方面,精心规划柜面服务区、求职招聘区、候工区、劳动工具存放区、停车区以及招聘信息公示栏等多元区域,满足不同场景需求;服务保障层面,配备电脑、电话、打印机、复印机等现代化办公设备,同时设置手机充电、饮水机等贴心便民设施,全方位为务工群体与用工企业搭建起高效供需对接平台,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涵盖招工、就业、培训等一站式就业服务。截至当前,“零工台账”已登记用工主体57家,求职人数达7950人,为就业市场的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实数据支撑。

二、组建专业团队,编织就业“服务网”

将零工就业服务深度融入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核心板块,创新组建“县乡企”联动团队,涵盖XX县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XX力科人力资源有限公司2个县级服务区,7个乡镇零工驿站以及9个农村商业银行就业服务网点。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县级服务区统筹全县公共服务资源,为就业人员与用工主体提供专业咨询服务;乡镇零工驿站及时收集并推送乡镇零工求职需求与培训意愿至县级零工市场;农村商业银行就业服务网点则引导办理就业服务群众便捷扫码进入找工作平台,多维度协同发力,持续完善零工市场服务体系架构,确保就业服务触角延伸至县域每一个角落。

三、开发智能程序,拓宽就业“信息桥”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的经验总结

链接地址:http://www.bibiwenku.com//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01436.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